双双斩获国赛一等奖!余姚技师学院这对“师徒”太牛了
日期:12-16
△图为孙浙枫(右)和程天浩(左)。
■本报记者 鲁雨濛
“在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在设计时留有余量……”近日,走进余姚技师学院的技能竞赛实训中心,增材制造集训项目指导老师孙浙枫正在向几位学生分享比赛经验。不久前,在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四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中,这位“00后”教师和他的学生程天浩分别斩获玩具设计师赛项职工组和学生组一等奖。该赛事为国家级一类赛事。
“我对机械制造很感兴趣,因此,读大学的时候报考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前,我进入余姚本土企业实习,为企业提供增材制造方面的技术支持。”孙浙枫向记者娓娓讲述了自己的学习和实习经历,“实习过程中,我切实感受到余姚本土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毕业后,我选择进入余姚技师学院成为一名机械老师,致力于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孙浙枫说,增材制造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模具设计、汽车制造、消费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均可应用。“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制作玩具产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前期模型设计的思路和尺寸都和成型产品的精度息息相关,稍有误差就会导致产品报废。不仅如此,由于增材制造产品的成型需要一定时间,对于设备调平和打印参数都有要求。”孙浙枫告诉记者,为了这次比赛,他和学生程天浩准备了半年时间。备赛过程中,学院给予了他们大力支持,不仅邀请行业专家来校指导交流,还为他们提供了到本土企业实地走访的机会。“我们的赛项要求在一天时间内完成13个小时的实操任务,涵盖玩具产品设计全流程,工作量非常大。因此,我们制订了高强度的特训计划,常常训练到深夜才回家。”孙浙枫坦言,虽然过程很辛苦,但好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学习增材制造已经四年了,从最初的一问三不知到如今获得国奖,离不开孙老师的帮助。”程天浩坦言,作为一名零基础的学生,他刚开始学习就被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实操知识所难倒,但孙浙枫经常会一对一地为他提供指导,是他前行路上的“指明灯”。
作为一名“00后”年轻教师,孙浙枫对于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会继续带着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努力为余姚本土企业输送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优秀人才,助推余姚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孙浙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