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余姚日报

歇后语故事

日期:12-15
字号:
版面:第04版:知古喻今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听音频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早在北宋时期,在西域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和甘肃一带,有一个叫王婆的男人。

  有些小朋友听到这里就会问了,不是只有女性才叫婆婆嘛?其实王婆只是他的一个外号,他的本名叫做王坡,因为他说话总是絮絮叨叨,做起事来又婆婆妈妈的,所以大家都管他叫王婆。

  王婆为了躲避边境的战乱,就举家搬到了开封的乡下,做起了卖瓜的生意。他卖的瓜叫做胡瓜,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哈密瓜,但是胡瓜的外表不太好看,加上大家都不认识这种瓜,所以即使胡瓜非常好吃,也没有多少人来买。

  王婆非常着急,向来往的行人一个劲地夸自己的瓜有多好吃,有多甜,并且把瓜切开,让大家品尝。

  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没有人来买瓜,直到后来有一个胆子大的人尝了一口,觉得和蜜一样甜,这才一传十,十传百,传开了,王婆的瓜摊生意也越来越火爆。

  有一天,宋朝的神宗皇帝出宫巡视,一时兴起,来到了集市上,看到有一个摊位边挤满了人,便问侍卫:“那里在卖什么东西?怎么这么热闹?”侍卫回答说:“启禀皇上,就是一个卖瓜的摊位。”

  皇帝心里就想,到底卖的是什么瓜,为什么买的人这么多呢?他一边想,一边走到瓜摊前,只见王婆手脚并用,连说带比划地夸奖自己的瓜好,见到皇上他也一点都不害怕,还让皇上来尝一尝他的胡瓜。

  皇上吃了一口,果然像蜜一样甜,连连称赞,就问他:“你的瓜这么甜,为什么还需要吆喝别人来买呢?”王婆回答说:“这瓜是西域的品种,中原这里的人都不认识,我要是不吆喝就没人来买了。”

  皇帝听了感慨道:“做买卖还是需要当夸则夸,像王婆卖瓜这样自卖自夸。”

  皇帝的金口一开,没有多长时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句话便传遍了大江南北,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释义】

  用来形容商家主动宣传,敢于推销。

  【近义词】

  自我吹嘘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相传在商朝末年,有一位非常贤明的人叫姜子牙。姜子牙虽然贤明,但是已有80岁的高龄了,却从未遇见欣赏自己的伯乐,只当了一个下大夫——一个芝麻大小的官职。

  姜子牙看到商纣王残暴无道,整天沉迷美色,也就心灰意冷,连夜逃出了都城,来到一条渭水河边,过起了隐居的生活,每天闲着没事就跑去河边钓钓鱼。

  姜子牙这个人很奇怪,钓鱼的方法与众不同,用的鱼竿很短,鱼线却很长,鱼钩是直的,但又不挂鱼饵。这种钓鱼的方法怎么可能会钓到鱼呢?

  周围的人都觉得姜子牙是一个奇怪的人,但他却不顾旁人的议论,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一天,西伯侯姬昌途遇渭水准备返回西岐,一听说姜子牙这位闲人,就想把他请到西岐,可是姜子牙却故意躲着姬昌,藏在芦苇丛里面不出来。姬昌一下子就明白了姜子牙的意思,立马斋食三天,沐浴整衣,命人拿着礼品驾着马车再来请姜子牙,姜子牙这才出城相迎。

  后来,姜子牙的才能被发现,姬昌封姜子牙为丞相,成功推翻了商王朝的统治,创立了周朝。

  【释义】

  比喻甘愿去做可能吃亏上当的事。

  【近义词】

  心甘情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