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
一年一度的年度流行语又发布了!12月2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4年十大流行语,分别为数智化、智能向善、未来产业、city不city、硬控、水灵灵地×××、班味、松弛感、银发力量、小孩哥/小孩姐。2024年十大流行语,你了解哪些?哪些让你印象深刻或留下了别样的回忆?
■嘉宾发言
郑玉芬:“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语言文字权威期刊《咬文嚼字》发布的2024年十大流行语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迅猛发展的AI技术让“数智化”“未来产业”“智能向善”成为人际交流高频使用词汇;“水灵灵地×××”“班味”“松弛感”精准拿捏人们的日常状态;“银发力量”“小孩哥/小孩姐”携手跻身年度热词,显示年龄不再阻挡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美国博主保保熊一句“city不city”火遍中国,体现了文旅融合为中国文化行业带来的新气象。
宋芳芳:一年一度的年度流行语发布总能引起广泛关注。随着AI技术的突破,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反映在语言上,就是人工智能语词的大量出现并广泛流行。数智化、智能向善、未来产业都是和智能时代相关的流行语。它们不仅代表了技术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人类对于技术发展的期望和愿景。
陈诗雨:近年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年度流行语或多或少反映了这一年的生活变化和时代发展。流行语背后折射出的是大众的心理,每个词语都有时代的烙印。这些流行语的发布像给我们生活中不断变化的社会现象来了一次高度概括、一次年度总结和一次自我调侃。我市有超过30万的老年人,作为社区工作者,“银发力量”这个流行词让我印象深刻。“银发力量”指老年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我们社区就有这样一群可爱的老人,虽已步入暮年,但壮心不已,用自己的行动生动地诠释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内涵,为社区和谐美好贡献着光与热。
宋芳芳:今年重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时鼓励老年朋友,希望他们“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银发力量”正在为现代化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力量。
陈诗雨:我身边有这样一位老奶奶,叫杨亚芹,她组建了“老奶奶”志愿服务队,团队的平均年龄超过65岁。平时,“老奶奶”志愿服务队轮流在市中医医院值岗,为前来就诊的病人提供问询导医等志愿服务。不仅如此,我们社区还联手“老奶奶”志愿服务队,积极打造“老伙伴”互助项目,由低龄老年志愿者为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一日一问候,实时掌握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一周一探望,陪老年人聊天解闷、分享新闻趣事;一月一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物资代购、上门理发等服务,满足他们的日常所需。她们用实际行动带动越来越多的老年居民加入志愿服务。
宋芳芳:如今,“银发”相关词语不断发展壮大,如“银发浪潮”“银发市场”“银发经济”等,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老年人的价值,从而更加尊重和关爱老年人。“银发力量”的积极参与有助于提升社会凝聚力。老年人的付出和奉献,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从而增强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应该尊重和关爱老年人,让他们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陈诗雨:银龄有行动,银发有力量。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当益壮,既是心态,也是状态。老年群体既有扎实的学识,也积累了丰富的阅历,我们能在生活中看到许多银发力量用他们的智慧和热情在基层工作中发光发热。但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更好地发挥老年人的优势和特长,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社会的渠道和平台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宋芳芳:“小孩哥/小孩姐”指的是在某方面具有过人才能的孩子。如今,社会越来越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他们获得了更多发挥潜能的机会,也获得了更多支持和肯定。“小孩哥/小孩姐”的流行虽然有现实的社会基础,但在使用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其适用性,并尽量做到尊重和理解对方。
郑玉芬:2024年十大流行语中,“数智化”排名第一,“智能向善”排名第二,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数智技术应用已经无处不在、深入人心。作为教育人,我对“数智化”的感受就是“数字赋能课堂,智慧引领教学”,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遥想我刚踏入教师队伍的上世纪90年代,上下课敲钟,上音乐课脚踩风琴,学习资料都是教师用钢针笔在蜡纸上刻写,手持油墨刷左右开弓印刷而成的;不曾想30多年后的今天,数字赋能课堂,在线学习系统、智能教学软件、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引入教学,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还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实时互动,为课堂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不仅如此,数据驱动的决策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让教师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难点和兴趣点,从而制订更加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教育“数智化”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模式,还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宋芳芳:《咬文嚼字》每年发布的流行语既映照了时代的变迁,也记录了社会的脉动,更反映了人们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这些流行语往往源于社会热点、网络事件、文化现象等,以简洁、生动、形象的方式,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开来,成为大家共同的语言符号。有些流行语可能只是短暂地闪耀了一下,便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而有些流行语因为其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共鸣,成为经典,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网友围观
@清都山水郎:流行语的变化能真切地体现每个年度大家关注热点的变化。
@匿名:我下不如小孩姐有松弛感,上不如银发群体有活力,没上班也一股班味,天天被外卖硬控,一点都不数智化,一点都不city,马上要水灵灵地当牛马,跟不上未来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