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天接诊近20例!天冷了,脑卒中患者激增
日期:12-11
本报讯(记者 胡张远)天气日渐寒冷,脑卒中(俗称“中风”)患者明显增多。12月9日,记者从市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近期平均每天收治脑卒中患者接近20位。
“天气没那么冷的时候,医院平均每天接诊脑卒中患者10位左右。11月下旬开始,特别是12月,脑卒中患者急剧增加,其中出血性脑卒中(也称‘脑出血’)患者占大多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谈巧玲前两天在急诊抢救室上班时忙得脚不沾地,工作到下午2点才吃上午饭,“我们接诊的脑卒中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且大多数具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气温变化明显,容易引起血压骤然增加等情况,就可能造成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
12月8日,53岁的王先生被家属和工友送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时,已右半身偏瘫,意识模糊。家属王女士说,王先生在一建筑工地上做工,今年,他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查出患有高血压,但没有引起重视。12月7日夜间,王先生起床上了趟厕所,不知怎么失去了意识。第二天一大早,工友见王先生迟迟未出现,打了10多个电话,都无人接听,便赶到王先生的住处敲门。此时的王先生恢复了一些意识和力气,将门打开,这才在众人的护送下来到医院。
经过一系列检查,王先生被确诊为脑出血。医生立刻启动绿色通道。经过止血、降低颅内压等治疗,王先生逐渐清醒,偏瘫的状况也有所改善。
“夜间气温低,骤然离开床上温暖的环境,一部分人的血管接受不了这样的温度变化,产生剧烈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进而造成血管破裂。”谈巧玲说,像王先生这样的脑出血患者还有很多,除了夜间脑出血,因早起出门发病的老年人占比更大,“清晨室内外温差大,老年人一大早出门,很容易‘中招’。我们接诊的不少患者是突然倒在路边,被120急救车送过来的。”
谈巧玲建议: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要长期吃药,做好疾病管理,将各项身体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早晚气温较低的时段尽量减少出门,如果有事情一定要出门,应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头部、颈部等重点部位。
谈巧玲还表示,突然发生脸歪、手不能抬、行走拖步、说话不清楚等症状,都有可能是中风。身边有人出现中风症状,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让患者平躺,如果有呕吐情况,要帮其侧过头,避免误吸。
此外,4.5小时内是脑卒中黄金救治时间,在此时间窗内,将患者送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