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联泗门分会为乡村文化振兴夯基赋能
日期:12-09
本报讯(记者 陈福良)褚纳新出生于泗门,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参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创办了我省第一家以科举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与此同时,他还致力于研究浙东地方历史文化,入选省第二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出版了《浙东民间压胜钱》《余姚科举研究》《红色货币概览——余姚地方馆藏》等多部学术专著,其中《浙东民间压胜钱》荣获省民间文艺最高奖“映山红奖”。2018年,他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褚纳新的“成长足迹”是泗门镇文化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泗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艺术工作,自2005年3月成立我市首个乡镇级文联——市文联泗门分会以来,该镇文化艺术队伍持续壮大,先后组建了音乐、舞蹈、摄影、戏曲、文学创作、书法美术、民间艺术、民间收藏、汝湖文艺社等9个协会,吸收会员1000余人。这些会员中,有全国级会员3名、省级会员14名、宁波市级会员18名。目前,市文联泗门分会会员覆盖村、社区和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成为丰富和活跃群众生活的“文化细胞”,为该镇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持续夯基赋能。
近年来,市文联泗门分会发挥会员力量,创作了一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节目,例如广播剧《防线》、歌曲《美in泗门》、舞蹈《春三月》、小品《泗门人好样的》《向海图强新农村》等,丰富了“汝湖春晓”“汝湖金秋”两大文化品牌“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时代内涵。近5年来,会员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或出版个人专著超过500篇(册),其中《故乡的万安桥》《风华正茂一百年 千年古镇展新颜》两篇作品分别荣获“美丽浙江”网络文学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洞底河蟹的变迁》荣获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优秀文章评选一等奖,小小说《门槛》荣获《百花园》优秀作品奖,散文集《东河沿人家》获得市杜鹃花奖铜奖,长篇小说《遥远》成功入选市精品出版工程。
近年来,市文联泗门分会依托文化艺术中心、成之庄、各村社文化礼堂以及7家“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联盟机构等阵地汇聚人才,组建了民乐团、民间艺术团、合唱团、舞蹈团等11个镇级社团。其中,民乐团多次登上宁波市“我们的村晚”舞台;健九鹤圆梦艺术团则在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开幕式上表演多个节目,得到了杭州亚组委的充分肯定。经过多年发展和培植,目前,市文联泗门分会已拥有一支能作为、能担当、能奉献的骨干力量,他们不仅在推进该镇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中尽心尽职,还在各级各类比赛和评选活动中屡获佳绩。书法美术协会会员奕永芳、诸宝陆、王杰、袁坚、金虹艳等人的书画作品多次入选省、市级展览并获奖;民间艺术协会会员钱百君、陈立东、沈烩烩参加浙江省民间达人“上田秀”,荣获“浙江民间达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