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云霞
昨天,家住陆埠镇干溪村的村民魏大伯乘坐605路公交车来到陆埠公交站,又乘上了K03通医公交车,来到新建成投用的陆埠中心卫生院就诊。“新的卫生院设施好环境好,还有免费的直达公交车,阿拉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了!”陈大伯为陆埠镇实施的民生工程连连点赞。
据了解,随着陆埠中心卫生院新院的建成投用,为方便百姓就诊,陆埠镇在原公交线路的基础上,主动对接相关部门,通过与市公交公司合作,新增了免费班车“K03通医公交”,该公交路线为陆埠公交站-陆埠中心卫生院专线,让百姓的就医之路更加畅通。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民生实事项目里藏着百姓的幸福密码。陆埠镇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该镇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工作,持续擦亮群众幸福“底色”。
进入第四季度,陆埠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咬定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开足马力、全力以赴、鼓足干劲、攻坚克难,以决战之势奋力冲刺四季度,确保高质量打好全年收官战,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水利建设护安澜
幸福河湖润民心
城镇因水而美,群众因水而乐。幸福河湖建设改善了水环境,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为了提高姚江重要支流新桥浦的防洪排涝能力,今年以来,陆埠片大力实施美丽河湖片区建设项目。整治新桥浦河道686米,新建河道护岸1372米,洋溪河拆建、修复拦水堰2座,对河岸进行景观绿化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156万元。工程于年初进场施工,至9月底,洋溪河撞钟山段拦水堰修建、河岸公园绿化景观提升、新桥浦河道护岸整治、游步道建设等建设内容已全部按期完工。
陆埠镇开展山塘、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对洪山村下路山塘、孔岙村串水岩水库下游溪道、石笋村石笋水库下游赵岙溪进行工程整治,工程包括防汛道路加固改造、溪道整治、新建石挡墙、拦水堰等。项目总投资约550万元,按村共分三个标段实施,于年初进场施工,在8月底前已全部完工。此外,该镇投入544万元对陆埠大溪南雷段进行应急抢险工程,10月底已完工。
今年10月,陆埠镇小微园区排涝泵站新建完工,园区75家企业和周边村民们松了一口气。该镇小微园区位于兰溪村,2023年建成,当地的一些汽配、水暖企业陆续进驻。但是由于该地块地势较低,企业和村民一直担心受淹。该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落实镇级配套资金,投入600万元实施小微园区排涝泵站新建工程,有效解决园区内涝及受陆埠大溪洪水倒灌的问题。
眼下,陆埠镇正抓紧时间对袁马、翁岙等村实施山塘水库整治提升工程,总投资600万元涉及蒋岙、余鲍陈、洪山等村的溪道小流域整治工程也即将开工,全镇村级防洪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民生工程惠百姓
生活品质更美好
改善城镇交通状况、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既是民生实事工程,也是提升城镇功能品质的重要抓手。作为2024年的镇民生实事工程之一,眼下,甬梁线-白鹤桥-古乍线公路大中修工程正在抓紧施工。
甬梁线-白鹤桥-古乍线路段全长约3公里,途经西工业园区、南雷村白鹤桥工业聚集点、江南村花门头。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完善优化道路服务功能,今年8月,总投资约450万元的甬梁线-白鹤桥-古乍线公路大中修工程启动,目前已完成甬梁线至白鹤桥横路的路面修复,下步进行白鹤桥村内路面修复,工程总体进度70%,计划今年12月主体完工。
围绕看病就医“大民生”,10月30日上午,陆埠镇举行陆埠中心卫生院新院启用仪式,总投资8800万元。陆埠中心卫生院的迁建工程被列入《余姚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是迄今为止我市乡镇中心卫生院中投入最大的单体项目。新院总用地面积约24.73亩,建有急门诊楼、住院业务综合楼等,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施,投用后,极大地改善辖区百姓的就医体验。
陆埠镇还落实配套资金,由陆埠中心卫生院面向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高危人群开展颈动脉斑块免费筛查公益活动。该项目于1月启动,每月安排2场。截至目前,针对易发人群,卫生院已开展12场免费筛查,受益人数已超1000人。
今年以来,陆埠镇着手建设陆埠中心卫生院血透治疗中心,有效弥补姚东片区血透治疗的空白,满足尿毒症患者在当地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需求。项目总投资约1152万元。目前该项目主体部分已基本完成,正进行室内装修等工程,预计相关附属工程12月底前完成,力争明年农历春节之前投入使用。
此外,陆埠镇还积极谋划陆埠古镇停车场项目,积极推动上下街居委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截至11月,上下街居委居家养老服务站点项目屋面维修工程和主体改造工程均已完工,计划年底前完成竣工验收,开展助餐服务。
多方合力齐推进
教育发展显成效
陆埠镇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始终坚持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路,始终坚持优化教育布局、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主旋律。今年以来,该镇投入55万元,开展浙江省现代化学校(陆埠镇中心小学)建设项目。截至目前,陆埠镇中心小学现代化学校提升工程、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创新实验室3个子项目均已完成并高分通过省创建评估小组验收。
11月8日,在市总商会企业家家属联谊会和陆埠镇的关心支持下,总投资20多万元的陆埠镇第二小学“知行书屋”落成投用,改变了原先校图书室环境设施简陋、书籍陈旧、种类不多的情况,不仅书屋面积扩大至240多平方米,而且图书量达到了3000多册,阅读环境大大提升,成为孩子们温馨美好的“阅读港湾”和汲取知识的“宝藏空间”。
今年教师节前,陆埠镇举行“情系教育·筑梦未来”教育系统2023学年先进表彰大会暨2024学年教育工作会议,向近60名优秀师生以及获得教学质量奖的3所学校发放奖励金30万元。这也是去年陆埠镇教育奖励基金成立后,发放的第一笔奖励金。据悉,去年9月,在浙江省爱乡楷模、阳明温泉山庄董事长陆文杰的助力下,陆埠镇教育奖励基金成立。由陆文杰和他父亲创办的陆章铨慈善基金会率先向该奖励基金捐赠100万元,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奖励陆埠镇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在各类竞赛中获奖的指导老师和学生等,助推乡村教育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添动能
昨天一早,位于陆埠镇郭姆村的宁波市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陆埠镇无土栽培植物工厂里,工人们正在抓紧采收水培蔬菜。这些新鲜蔬菜将供应给三江购物、盒马鲜生等各大商超以及生鲜平台,辐射长三角地区。
今年3月,陆埠镇开工建设总投资约2500万元的无土栽培植物工厂项目。通过各方努力,1号棚于6月份完成建设,现已出产优质蔬菜,2号棚主体结构9月份完成,周边附属设施正在建设,计划年底前完成竣工验收,整体投入运营。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带动周边农民生产就业,增加12个经济薄弱村的集体收入。
这座华东地区最大的叶菜植物工厂规划面积100亩。一期占地43亩,建设两栋连栋温室,生产面积2万平方米,预计年产蔬菜300吨左右,于11月初正式投入使用。这段时间采收的无土栽培蔬菜,品种以生菜、油麦菜为主,从种下到采收仅需20余天。
除了农业重大项目投产外,陆埠镇指导各村加大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文明乡风,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比如官路沿村结合省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的同时,建设百姓休闲公园、打造“悦享夕阳·童享未来”活动空间、建设村民议事亭等,完善基层治理网络、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兰山村建成非遗传承基地,推动“非遗技艺”向“非遗经济”转化,并围绕“非遗共富”主题,积极创建姚东片首个全国文明村;袁马村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对接优质项目,利用闲置的校舍、厂房,建设宁波大学无人机学院、宁波潘天寿美术学院、民间博物馆等,让红色古村焕发新活力;裘岙村积极打造“狮山风情文旅IP(品牌形象)”,探索实施“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每年带动销售当地珠茶1.5万吨。
文体设施更完善
农文旅融合显活力
11月23日,作为陆埠镇第五届“蓝水流韵”文化旅游节的其中一项活动,该镇举行“‘埠’履不停”全民健身登山活动,吸引了全市300多登山爱好者参与。
今年3月以来,在市四明山旅游度假区管理中心的关心支持下,陆埠镇投入200万元,新建袁马精品环线,打通陆埠登山步道“大环线”,浓墨重彩提升裘石宋精品环线等,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休闲运动需求,赋能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在干溪村,一个“高大上”的体育公园如今成了村民运动健身新的“打卡点”。该体育公园总投资200万元,占地5亩,建有1个标准篮球场和2个标准门球场,并建设了停车位、绿化带、健身路径以及小广场等配套设施,于今年7月建成开放。两个门球场设施一流,安装了自动计分系统和电动可伸缩顶棚。该门球场建成投用后,已先后举办市十九届新农村门球赛暨干溪村新门球场落成邀请赛、市老年人门球赛暨兰山村创建“全国文明村”门球赛等,让群众在运动中乐享健康。
眼下,市级文物保护点——大彰殿在完成主体修缮和室内布展后,即将对外开放。去年以来,陆埠镇通过文化共富公益基金,着手对大彰殿进行修缮。该修缮工程(包括房屋政策处理)总投资约1500万元。大彰殿修缮工程还被纳入2024年省民生实事工程项目。修缮后的大彰殿将被打造成为陆埠佛雕艺术馆,附属用房将被用作陆埠非遗文化展示中心、陆埠非遗产品展销中心等功能用房。同时,为丰富该区块业态,陆埠镇还将引入城市书房、艺术名家工作室等文化业态,力争把大彰殿区块打造成为全市重要的非遗文化展示中心。
陆埠镇还加大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力度,让“红色印记”亮起来、活起来。今年,陆埠镇投入约300万元启动钟山红色主题公园二期改造提升工程。改造提升后,公园焕发了新的活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观者。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张云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