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鲁雨濛
“以前,我的数学成绩总是不及格,但现在我认真听每一堂课,在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近日,一堂特殊的班会课在市城南小学举行。这是城南小学在“幸福教育”背景下推出的“幸福小班会”活动,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踊跃分享自己的进步和感悟,让“幸福教育”真正照进现实。
问及开展“幸福教育”的缘由,城南小学副校长陈雪媛向记者娓娓道来:“我们学校99%的学生是随迁子女,学习基础较为薄弱。2022年,学校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幸福教育’的概念,并在阳明心学中找到了助力孩子自觉自主、幸福成长的‘致良知’心法,即通过简单的‘推、拉’二法,指导学生们在生活、学习中自我察觉,在良知被遮蔽的时候主动‘拉’回自己,并‘推’着自己去学习、去进步。”
为了让“幸福教育”惠及广大学生,城南小学在“幸福实验班”的基础上,推出了“幸福日推”“幸福小班会”活动,以及面向家长的“安家书院”机制等。“‘幸福日推’活动就是在每天早上出操集会的时候,通过分享校园中发生的故事,让大家知道同学们用‘致良知’心法做了哪些事情、取得了怎样的进步,进而带动整个学校形成自觉自律、积极向上的氛围。”陈雪媛向记者介绍,“今年9月起,每天中午12点,每个班级都会准时开展‘幸福小班会’活动,每次活动10分钟左右。”
陈雪媛坦言,学校在推进“幸福小班会”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好在老师们十分“给力”。“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发现,孩子们不太善于表达,分享的内容比较空洞,不够具体。”601班班主任吴蓉介绍,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她让分享得比较好的学生作为榜样,带动其他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路,并不断鼓励学生,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通过几次‘幸福小班会’活动的开展,学生们渐渐发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很多原本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变得积极主动,愿意向老师请教问题,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吴蓉说。
603班班长柏芝颖表示,“幸福小班会”活动使同学们受益良多,“现在我们都变得更加勇敢自律了”。
开展“幸福教育”的成果到底如何?11月5日,城南小学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已有73%的学生能够用“致良知”心法推动自己,甚至有45%的学生能用“致良知”心法影响身边的亲戚和朋友。“基本上每位学生都发生了改变,小到捡起地上的垃圾,大到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的校园变得越来越和谐、环境变得越来越整洁,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在不断进步。不知不觉中,‘幸福教育’润泽了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陈雪媛由衷地感到欣慰。
今年,城南小学成为了全国14所幸福教育3.0示范学校之一。对于“幸福教育”的未来,师生们信心满满。“今年,我们正在探索‘幸福教师、幸福学生、幸福课堂’三线并进,希望‘幸福教育’能够润泽所有师生。”陈雪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