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迪彦
银杏,是秋天的天使,它的叶子是传递秋意的信笺,当黄灿灿的银杏叶随风起舞时,便宣告色彩斑斓的秋天正式拉开了帷幕。那天,我驱车来到四明山深处,只为寻找那属于秋天的颜色。
四明山上的仰天湖、丹山赤水、茅镬等地都散落着各种硕大挺拔的银杏树,然而,在我看来,同在四明山区的章水镇字丰村的两棵银杏树最为独特。沿着嘉余线蜿蜒而上,路过大岚镇新岚村后约5公里,转过一个小山头,便来到了一个废弃的小山村——字丰村。
我要找的银杏树就矗立在这村子中央,它独占鳌头,俯视群山,气宇轩昂。抬眼望去,耀眼的金黄涂满了整个树干,一片片的银杏叶子,纹路清晰,色泽明艳,一阵风吹过,小扇子般的叶子洋洋洒洒,缓缓飘落,它不贪恋高枝的繁华,不畏惧坠落的归宿,而是顺从大自然的规律,无怨无悔地完成着“叶落归根”的轮回,低头便是“满眼尽带黄金甲”,落叶铺成了一块块金色松软的地毯,踩在上面,沙沙作响,有的叶片金亮通透,璀璨夺目;有的叶片略带橙红,似夕阳余晖;有的叶子已微微泛黑,带些沧桑……
当四明山别处的银杏树还在留恋着热烈的夏日,沉浸于青葱的绿色之时,字丰村里的银杏树却最早感知到了阵阵秋意,全身披上了金黄色,急不可耐地昭示着秋天来了,这或许与它位于海拔高、气温低的山谷中的地理位置有关吧。这独特的“先发优势”吸引了许多游客纷至沓来,先睹为快,甚至有杭州和上海等外地旅行团也包车慕名而来。在双休日,便导致本来就窄的山道拥挤不堪。
字丰村的银杏树另一独特之处是它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种植于北宋年间。掐指一算,当年北宋时任杭州太守的苏轼正率众在杭州西湖掘泥筑堤时,这银杏树差不多就在此时植下了。一千多年来,这银杏树在春风中萌芽,在夏阳中健壮,在秋云中成熟,在冬日里蓄力,千锤百炼,无论风吹雨打、雷劈雪润,仍兀自鲜活着。现在,这银杏树的树腰粗得由三个成人张开双臂手牵手环抱才能合围,树高约30米,树干苍老遒劲。自恐龙时代以来便存在的银杏树,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这老而弥坚的顽强特征在字丰村的银杏树上得到了活生生的展示。
字丰村的银杏树,有两棵,并排紧紧地挨着,盘根错节,枝丫缠绕。它俩不仅长得健壮伟岸,而且千岁高龄的它们仍然英气逼人,生机勃勃,令人惊讶的是粗犷发黑的树干中还伸展出新的枝丫来。这两棵银杏树相依相偎,像一对夫妻,但据附近的村民说,这两棵银杏树从来不结果,都是雄树,确切地说是一对银杏兄弟。这让我又想起了与这两棵树同龄的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兄弟俩感情深厚,相互提携。这两棵银杏树犹如苏氏兄弟,相互依存,共同滋养,生生不息,这应该是这两棵银杏树最为独特之处了。
岁月未央。这银杏树见证了字丰村的变迁和发展,是村子的守护神,然而遗憾的是字丰村整体搬迁了,丢下一片残垣断墙,我想人与自然应琴瑟和鸣,愿人们更重视自然保护,愿这银杏兄弟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