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部门对农用车等车辆实施“亮尾工程”
日期:11-20
本报讯(记者 魏士丁 张敏) 近日,泗门镇谢家路村村民谢佰铨来到该村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工作人员在为他办理业务的同时,还贴心地给他的电动三轮车张贴了反光条。“从我家到地头有3.5公里,每天我要往返好多次,经常早出晚归,贴反光条,夜间开车也不怕大货车司机看不见我了。”谢佰铨笑着说。
根据当地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泗门中队联合泗门镇各村(社区),为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农用车、拖拉机免费张贴反光条,确保这些车辆夜间行驶安全。“有些区域道路受条件限制,夜间灯光暗、视线差,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泗门中队中队长施键介绍,虽然该类交通事故的总体占比不高,但是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给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农用车、拖拉机张贴反光标识,可以有效帮助其他驾驶人清晰看到这些车辆的行驶路径,有效减少交通故事发生。
据了解,自今年7月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推进会召开以来,针对部分地区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农用车、拖拉机多,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我市交警部门联合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实施了“亮尾工程”。
市交警大队各基层中队联合各村(社区),深入农村集市、田间地头,对无反光标识、反光标识不清晰、标识老化、反光不完整的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农用车、拖拉机进行逐一排查,做到“发现一辆,张贴一辆”,应贴尽贴,让这些车辆的车尾“亮”起来,让驾驶人的安全更有保障。
市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我市部分地区,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农用车、拖拉机是群众出行、运输物资的重要交通工具,防患于未然十分重要。“亮尾”只是其中一项举措,交警部门还计划在事故易发村道设置减速带、隔离软桩、提醒标志等,并加装照明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