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余姚日报

生态义警队披星戴月助农“猪口夺食”

日期:11-19
字号:
版面:第04版:市民生活·广告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张敏)“虎口夺食”这个词很多人都知道,但你听说过“猪口夺食”的故事吗?11月15日,鹿亭乡龙溪村路坑自然村在市公安局梁弄“红村警务室”举办了一次粉丝销售活动,而这些粉丝的原材料——番薯,都是市公安局生态义警队从野猪口里夺下来的。

  路坑自然村山深林密,近年来频频出现野猪的踪迹。野猪多了,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不小的烦恼。“野猪很聪明,每次都是番薯快要成熟的时候,成群结队地过来,一晚上的时间,就能把我们好不容易种出来的番薯糟蹋完。”村民朱顺尧说,今年种番薯特别不容易,夏天气温高、雨水少,很多番薯苗都快被晒死了,村民为了保住收成,从很远的地方挑水上山浇灌。

  为了驱赶野猪,村民们什么办法都想过了。“一个人不敢赶,我们都是几个人约好一起放鞭炮吓它们,有的村民还会相约去守夜,但这种办法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往往放鞭炮的时候,野猪吓跑了,等鞭炮放完,野猪感觉没危险了就又会回来。我们村去年被野猪糟蹋了5000公斤番薯,这些番薯能做成500公斤粉丝呢!”朱顺尧心疼地说。

  今年八九月份,朱顺尧向市公安局生态义警队打去电话求助,义警队决定出手帮一帮大山里的农民。

  “我们马上组织人员,带着狗来山里驱赶野猪。一般来讲,听到狗吠,野猪就会跑得远远的。我们会一直追踪,直到野猪跑进深山。”义警队队长潘利锋说,用这种方法驱赶,能够让野猪“安生”一周左右。下一次野猪再来,村民就会再次联系义警队。

  在此后的两三个月里,义警队驱赶了10多次。每一次,队员们都是披星戴月、翻山越岭,在声声狗吠中,将野猪从村民的番薯地里驱离。

  在义警队的帮助下,路坑自然村的番薯保住了。前阵子,村民们将收获的番薯做成了品质上乘的番薯粉丝,但又为销路发起了愁。“我们自然村一共300多口人,大多是老年人,普遍没有销售门路。”朱顺尧说。

  得知这个消息后,潘利锋和队员们一合计,决定帮村民们一起卖粉丝。于是,他们联合“红村警务室”,组织了一场“助农护农销售粉丝”活动。“他们村里的粉丝品质好,我们队里也打算购买一些,送到敬老院去。”潘利锋说。

  当天,义警队出资7000多元购买了100多公斤的番薯粉丝,随后,与梁弄派出所副所长黄一鸣等人一起分赴鹿亭乡、大岚镇、梁弄镇的老年人服务中心,分送给生活在那里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