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余姚日报

情牵情“回娘家” 心连心“种文化”

日期:11-19
字号:
版面:第02版:余姚新闻·广告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蔡银欣

  “因为有敏媛加入,这场文艺汇演办得非常成功,为首届‘魅力渔溪’文化系列活动开了个好头!”丈亭镇渔溪村党总支书记陆卫明高度评价道。

  陆卫明口中的“敏媛”,是市公共文化服务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陈敏媛,也是与渔溪村结对的文化特派员。而陈敏媛与渔溪村的缘分可以追溯到更早以前——陈敏媛大学刚毕业,就进入了丈亭镇文化站担任文化员,对接各个村的文化活动。在丈亭镇工作7年后,陈敏媛才转至如今的工作单位。

  “对我来说,现在来渔溪村像是‘回娘家’探亲。”陈敏媛说,今年7月份,她与镇、村相关干部如同老友聚会般围桌而坐,结合渔溪村的文化需求和资源禀赋讨论如何繁荣乡村文化。因为对渔溪村情况比较熟悉,陈敏媛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并提出繁荣乡村文化的具体实施方案,确定“三个一”主体内容,分别是打造一个“魅力渔溪”文化品牌、培育一支优质文艺团队、升级一处村文化活动阵地。

  “我还在镇里工作的时候,就知道渔溪村有一支戏曲舞蹈队很出名,如今成员已从当初10多人发展到38人,定期到附近乡镇、城区演出。这也说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不断增长。”陈敏媛认为,文化特派员的“特”应当与基层群众的“需”精准匹配,“下一步,我将联系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等兄弟单位对戏曲舞蹈队开展培训指导,并为其提供更多展示风采的舞台,以点带面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11月初刚刚结束的渔溪村首届“魅力渔溪”文化系列活动开幕式,是陈敏媛新添文化特派员这个身份后的“首秀”。作为有着上百场文艺活动策划、执行、主持经验的“老手”,陈敏媛不仅积极参与舞台LED屏、灯光、音响等设施的布置,还亲自担任活动主持人。同时,她利用自身优势,为渔溪村争取到文艺演出配送资源,邀请省、宁波市级文艺团队带来高质量的文艺节目。“和敏媛通过这样的方式再次见面很惊喜。这次,她给村里送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大戏’,期待明年她策划的第二届‘魅力渔溪’文化系列活动更出彩。”丈亭镇妇联主席范文蓉说。

  除了“送文化”,陈敏媛还在考虑如何以文化赋能产业发展。陈敏媛将帮助渔溪村设计内含杨梅元素的村标LOGO、杨梅文创产品,明年6月杨梅成熟时,还将组织团队拍摄美丽渔溪快闪MV,做好渔溪村杨梅的宣传推广工作,提升渔溪村杨梅知名度,进一步拓宽杨梅销路。

  “接下来,我会努力‘解锁’美丽渔溪的更多玩法。镇里、村里的‘老朋友’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希望通过两年时间,大家合力让文化的种子结出丰硕的果实。”陈敏媛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