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在城区阳明东路,一辆汽车跨越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斜停在路上。记者 张敏摄
本报讯(记者 张敏)非机动车道“穿”上红色“新衣”,原本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然而,许多机动车驾驶员却将此“默认”为“停车场”,随意将车停在非机动车道上,妨碍车辆正常通行。11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阳明东路(三官堂路至东旱门路段),目之所及,皆是停车乱象。
阳明东路(三官堂路至东旱门路段)按照道路功能,分为双向三车道或两车道,非机动车道被涂铺为红色,崭新的道路配上鲜艳的红色,看上去让人眼前一亮。然而,乱停车行为却给这“新气象”蒙上了“阴影”。
在市机关幼儿园梦麟园附近的非机动车道上,下午3时30分不到,就已经有不少车停在这里,停车者大多是接孩子放学回家的家长,来得早就坐在车里等待,以至于一段时间里部分路段的非机动车道被挤占得满满当当。
不止在幼儿园附近的非机动车道,甚至在红绿灯路口附近的非机动车道上,也有人随意停车,由于前方有隔离栏,车辆占道停车后只给电动自行车留出一小片拐弯的空间,路过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要么被迫在机动车道上过路口,要么就绕过乱停的车辆见缝插针地拐进非机动车道上行驶。
市民金阿姨住在附近,对周围的情况熟悉。她告诉记者,这些车辆大多是“生意人”的。“道路两边都开了店铺,没有停车位,做生意的人就把车停到路上了。”金阿姨说。
记者观察了一段时间,看到的确有许多车辆驾驶人,在非机动车道上停车后出入沿街店铺。在阳明东路(三官堂路至东旱门路段)由东往西的道路上,高峰期至少停了6辆机动车。在该路段上,至少有两三个地方可以停车。一处在人民桥附近,有一个小型停车场;一处是凤山菜场附近停车场;一处是东旱门路道路两边划设的停车位。或许高峰期间停车位尚不能满足所有车辆,但通常情况下,司机“多走几步”就能把车停到停车场里。
红色的非机动车道,不是停车位,城市文明“地标”不该被挪作“他用”。希望车主文明出行、文明停车,为文明城市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