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
当下,一些商家为吸引消费者,用过多、过大的包装营造“量多”的感觉,消费者打开包装后发现包装和分量不对等,为无用空间买了单。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80.9%的受访者觉得零食过度包装现象普遍,86.6%的受访者期待对过度包装问题加强监管。你遇到过过度包装的零食吗?如何看待零食过度包装?
■嘉宾发言
陈雪媛:说到零食过度包装,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包装得花花绿绿的零食看着确实挺好,但里面的东西少得可怜。比如我团购的牛奶,看上去很大一箱,打开一看,只有6盒,旁边都是硬纸片和泡沫板。再比如我买的绿豆糕,银色一层包装,白底一层包装,塑料膜一层包装,盒子一层包装,那些绿豆糕简直是住进了“总统套房”。
孙桂珍:零食过度包装现象由来已久。这不仅是商家追求经济效益的一种商业行为,也投射出一定的社会问题。过度包装会增加生产成本,导致消费者需要支付更多钱来为同样的商品买单。此外,过度追求包装的量大、精致、奢华,无形中也助长了虚荣浮华之风。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们期待商家精简包装,让价于民。
杨峻达:近年来,食品过度包装的报道屡见不鲜,聚焦在零食领域,不得不让人想到2021年登上微博热搜榜的“三只松鼠前高管倒卖废纸箱牟利超68万元”的新闻。新闻中,废纸箱重逾340吨的内容引发不少网友对于零食过度包装的担忧。比如,三只松鼠的一款辣条,整体是盒装,但打开后是独立小包装,遭到网友“吃完的包装袋比里面的东西还多”的吐槽。我在日常购物中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陈雪媛:零食过度包装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是因为它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我们平常买东西讲究实惠,东西好不好是放在第一位的,但假如买东西送人,宁可多花点钱,也要买包装精美的,因为这样送人比较有面子。而且,人都有爱美之心,尽管讲究性价比,但实际挑选商品时,还是会倾向于包装好看的。包装太一般,你可能还会质疑这东西质量到底过不过关。所以,过度包装背后,藏着的是人们长期以来“以貌取人”“表象重于本质”的偏见。
孙桂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很多零食包装是一次性用品,华而不实,并无必要。我国是人口大国,每日对于食物的消耗量是惊人的。如果食物的包装过繁,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杨峻达:零食过度包装不单单是消费者的直观感受。此前,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各大电商平台销售的饼干、茶叶、可可等商品进行包装计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抽查的50批次商品中有12批次存在过度包装问题,茶叶和咖啡包装不合格发现率为20%。中国新闻网记者调查认为,在产品、渠道均趋向同质化的零食领域竞争中,网红零食品牌为了吸引消费者,抢占市场份额,在包装设计上进行了大量投入,加剧了食品过度包装的现象。除了吸引消费者,部分厂家在高附加值的部分零食上动起了歪脑筋,出现了让零食显得饱满而过度包装的情况,消费者购买后发现零食含量大不如预期。
陈雪媛:现实生活中,过度包装已成为一些商家以次充好、以少充多的“遮羞布”和“保护伞”。因为不少消费者看到精美的包装时会忘记去思考里面的东西好不好、质量过不过关等问题。包装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商品是否能被选择的第一个关口,所以大部分商家会在包装上下功夫。
孙桂珍:站在商家的角度来看,在零食市场越来越“卷”的当下,借助包装走出一条营销新赛道,也是他们求生存、求发展的路径之一。若各家生产技艺差不多,产品也大同小异,要想在零食市场脱颖而出,只能“卷”包装了。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不跟随就要被市场抛弃。
杨峻达:零食的本质是食品,核心竞争力在于口味,在包装上耗费精力,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但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也难以推动零食品牌基业长青。
陈雪媛:前几天刷到“胖东来”的话题,其中关于螃蟹的事例令我印象深刻。当一些无良商家为了牟利,用很粗的绳子绑螃蟹时,“胖东来”反其道而行之,给螃蟹松绑,螃蟹实际多少重就多少重,这一举动赢得了消费者的好评。在众多商家的“处处心机”面前,“胖东来”的毫无心机成了当下社会的一股清流,让人们透过芜杂的表象,去关注商品的本质以及真正的价值。
孙桂珍:包装也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涉及设计、制作、运输等一系列环节。部分商家和消费者追求包装的同时,相关上下游的产业也因此得到了发展的机会。站在这些生产者的角度来看,正是因为商家和消费者对包装的追求,相关产业才得以蓬勃发展。为子孙后代计,还是为当下经济繁荣计,确实涉及多方的博弈。所以,虽然社会苦过度包装久矣,但这一现象一直难以根除。
杨峻达: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发展,部分网红零食品牌利用消费者无法通过互联网试吃的特点,不断美化包装甚至过度包装,引诱消费者下单。去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新修订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对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的空隙率、层数和成本等指标作出强制性规定,既为企业划定了红线,也为执法部门提供了明确依据,杜绝了企业打擦边球的机会。
孙桂珍:解决过度包装问题最好的方式,还是我们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减少包装依赖,践行环保理念。相信小力量也能换来大改变。
■网友围观
@三里清风三里路Duang:月饼过度包装很严重,卖得很贵,味道也就那样。
@凉凉画意:零食过度包装是一种资源浪费。
@六月的清晨YY:好多零食的包装都挺大的,实际里面没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