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余姚日报

一张小桌子能带来家庭教育的大变化吗?

日期:11-15
字号:
版面:第07版:坊间视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回顾

  对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学习是绕不开的热门话题。不少家长吐槽“不做作业父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不过,孩子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与家长有关。有些家长回到家往沙发上一躺、短视频一刷,却指责孩子“没心思学习”;有些家庭装修堪比星级酒店,却容不下孩子静心学习的一间书房。最近,网上流行起“家庭学习桌”模式:晚间,餐桌摇身一变,成了“家庭学习桌”,家人围坐、共同学习……一张小桌子能带来家庭教育的大变化吗?

  ■嘉宾发言

  陈雪媛:“晚间,餐桌摇身一变,成了‘家庭学习桌’,家人围坐、共同学习……”这样的描述显得格外温馨。多年前,我在考虑家庭装修时,就曾设想将客厅改为开放式书房:一排长长的书架,角落里摆放舒适的单人沙发和阅读灯,中央则是一张大桌子。休息日,全家人围坐在桌前,有的阅读,有的做作业,还有的动手制作东西……我多年前的设想与“家庭学习桌”的概念不谋而合。

  孙桂珍:小家庭中的陪伴学习,相比校内学习,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比如,家长可以更好地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孩子一起展开多维度探索;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性更强,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情况和学习需求把握更加精准,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与帮助。但理想总是带有滤镜的,现实生活中,因辅导作业而引发的亲子冲突比比皆是。因此,对于最近网上流行的“家庭学习桌”模式,我们还是要保持理性,多一些冷静的思考。

  杨峻达: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孟母三迁、凿壁偷光,或是囊萤映雪,都反映出古人对于学习的重视。而在现代,人们也有“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思想。家长费尽心思、掏空钱包,也要为孩子在教育上层层加码,但有时忽略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孩子认真学习时,刷短视频、看电视剧的家长并不在少数。或许,静不下心学习的不单单是孩子,还有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

  陈雪媛:实际上,“家庭学习桌”已超越了一张桌子的功能,成为家庭成员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场所。夜幕低垂时,一家人围坐在学习桌前,各自专注于学习或工作,这种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大人们放下手机,拿起书本,以身作则,向孩子们展示专注与坚持的意义。有了这样高质量的陪伴,我们还担心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吗?对孩子而言,这种一家人共同成长的日常,必将成为其生命中一段美好的记忆。

  孙桂珍:相比小书房里的鸡飞狗跳,“家庭学习桌”真的可以拉近亲子关系,提升家庭作业的效能吗?也许,并不见得。我在班级里发起了一个小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家人围坐、共同学习”模式的看法。持反对意见的竟占了八成。尽管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要陪伴孩子静心学习,但是数字时代,成年人不可能完全脱离手机等电子设备,那么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干扰。比如,有学生表示,会因为父母刷手机时无意识做出的表情和发出的笑声而对手机里的内容产生好奇,导致无法专心做作业。

  杨峻达:孩子的学习生活,学校只占据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如何在校园之外,为孩子言传身教,履行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职责,是每位家长都应该思考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环境的作用就像土壤对于植物的生长一样重要。家庭的教育环境,正是在餐桌变身“家庭学习桌”,一家人共同学习这样的行为习惯中慢慢构建起来的。“家庭学习桌”是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平台,也是促进亲子交流的桥梁,让家长和孩子拥有一段相互陪伴的美好时光。

  陈雪媛:不久前,学校一年级“安家书院”活动结束后,我向几位学员提出了探索“家庭会议”的建议。101班学生金雨璐的爸爸立刻尝试了“家庭会议”。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分享一周内各自的进步,讨论遇到的挑战,并相互提出评价和建议。金雨璐家中的那张桌子,正是我心中理想的“家庭学习桌”。在我看来,“家庭学习桌”并不需要多么豪华或统一,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父母能否通过“家庭学习桌”,用心陪伴孩子成长,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这个充满爱和正能量的空间对他们的生命产生深远的影响。

  孙桂珍:父母若全心全意地专注于孩子的作业,也会让孩子产生压力。“本来我不知道怎么做已经很紧张了,他的凝视让我更加不知所措。”部分学生害怕父母失望,害怕父母批评……这种情绪可能会导致其心理压力过大而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作业上。此外,父母的即时帮助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使他们逐渐失去面对难题苦苦求索、独立思考的能力。

  杨峻达:学习不应该只是学生时期坚持的习惯,每个人都应做到终身学习。经济学家弗里兹·马克卢普曾提出“知识半衰期”概念,指的是一个专业领域一半的知识变得过时而被替代所需要的时间,这意味着知识存在“保质期”。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知识半衰期”正不断缩短。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们一旦不坚持学习,面对诸如区块链、量子技术等新生技术与事物,便容易茫然无措、无从下手。从这个角度来看,“家庭学习桌”模式是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对父母的鞭策。

  陈雪媛:结合金雨璐家的模式,我建议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可以尝试“家庭学习桌”模式。当然,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这种仪式感,营造一个美好的氛围,让学习成为全家人共同的事业和乐趣!

  孙桂珍:当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学习、成长,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进步。我们不妨打开思路,除书面作业外,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有很多学习任务等着他去完成,比如互动交际类的表达作业、手工劳动类的实践作业、科技探索类的拓展作业……当我们把视野放宽,打造无固定的亲子共同学习场域,也许收获的成果更加丰厚。

  杨峻达:家长学习互联网上流行且新颖的教育方式,无可厚非,但若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猎奇,那对孩子的成长并无裨益。“家庭学习桌”模式需要见贤思齐的改变,更需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坚持与努力。

  ■网友围观

  @徐文熙:家长和孩子没必要一起学习,因为家长坐在孩子旁边,孩子遇到不会的题目会立刻问家长。若家长不在孩子旁边,孩子会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宋沁妍:亲子共读的学习桌方便家长更好地了解到孩子近期的学习情况,从而加以管理。有时,孩子想要安静学习,家长也可以去其他地方休息。

  @袁语桐:我喜欢父母和我一起阅读。父母陪我阅读,可以培养我看书的兴趣,他们起到了榜样的作用。看书看得疲惫时,见到父母还在阅读,我会立刻回归书本,时间长了,就慢慢形成了习惯。

  @周雨童:如果家长和孩子共用一张学习桌,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并且会让孩子处在一个较为喧闹的环境中,没有学习的氛围,导致孩子学习时三心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