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苗
清晨推开窗户,阳光透过树叶的隙缝,洒下斑驳的光影,桂花的清香随之飘入室内,我深深地吸了几口,沁人心脾。
见到一群鸟儿在院子的草地上叽叽喳喳地聚在一起,仿佛正在交流着去哪里觅食,去哪里游玩。
我走出屋外,鸟儿们一下子惊恐地四处分散,飞上树枝。树枝上有一只白头翁不安地俯视着我,另一只对着它鸣叫了几声,似乎在安慰它:“不用怕,他不会害我们。”屋脊中间的一只斑鸠高傲地俯视着整个院子,西侧的另一只斑鸠朝着它小步快跑,作点头状地鸣叫:“咕咕咕,咕咕咕……”将要靠近时,中间的那只却不领情,扭头朝东边离去。这是一只雌斑鸠,雄斑鸠又惹它生气了。
我在草地上行走,只见草尖上的露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亮,弄湿了我的布鞋,我弯腰摸了摸草尖,湿漉漉的,还不见露珠。
一阵微风吹过,柿子树的一片黄叶飘了下来,正好落在我的脚下,我捡起来可作书签,把秋的记忆保存起来。抬头看着密密匝匝的树叶,青黄的柿子吊在枝头,散发出阵阵果香,有几个被鸟儿啄成半边,摇摇欲坠。柿子熟了,引得鸟儿呼朋唤友,一起享受秋日的盛宴。我顺手摘了几只,想给母亲和妻子尝尝。
妻子接过柿子,对我说:“母亲喜欢乡下的土特产,给她送一点过去。”我说:“那从园地里掏几棵水芋艿,拔一些毛豆,割一把青菜。”去城里看望岳母,有时我会带老家的土特产过去,她高兴地说:“老家拿来的,我喜欢,没有农药,吃得放心。”其实,初秋种的蔬菜,病虫害多,一定是施过农药的,否则是种不好的。我心里这么想,嘴上却没有这么说,只是顺着岳母的话:“是的,自己种的,放心一点。”
现在农贸市场上销售的嫩绿新鲜的蔬菜,有的摊主说,自己种的,不施农药。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只能欺骗不懂种蔬菜的人。当然通过食品检测,农药残留的指标也可能是合格的,只是残留量多少而己。
中午,在家吃饭。餐桌上的农家菜是自家田地里种的,非常合我的胃口,炒扁头、炒毛豆茭白、蒸水芋艿、小青菜排骨汤,端起一碗糯香的白米饭,三下五除二,很快见了底。我正想再去盛一碗,妻子怕我发胖忙拦住我。母亲看看我,也看看她,只好笑笑,没有一点办法。不像前几年,她怕我饿着,趁妻子吃好先离开饭桌的时候,悄悄地帮我再盛一碗。如今的母亲已经力不从心了。
我家院子外种了一株桂花树,长得枝繁叶茂。每年都盼着这一季的芬芳。家乡的秋天有浓郁的江南风格,是渐变的,不像北方的秋天,是个急性子。中秋过后,我就靠近它,有意无意地催促着它的开放,杜鹃鸟从春天叫到秋天,也一直在催,但桂花是个慢性子,迟迟不见它的动静。前几天,忽然一夜之间,一树桂花轰轰烈烈地开了。
桂花从来不负秋,虽然今年开得晚了一些,但并没有失约,整个村庄已是满满的桂花香了。
一场秋雨,淋湿了树上的桂花,被风一吹,飘落满地,实在可惜。妻子提醒我今年要做新鲜的桂花茶。几年前,我也做过桂花茶,曾经兴致勃勃地把桂花采下,晒干后和茶叶一起泡,可惜就是没有桂花的香味,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书上看到:桂花不能晒干,一晒干香气就飞走了。要用新鲜的桂花,按一定比例放入茶罐里,因为茶叶会吸取桂花的香气,桂花自然会干去的,这样泡了就是桂花茶了。
想到苏东坡有一首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在生命的选择上,我们在物质方面可以瘦一点,却不要成为俗气的人;我们不必腰缠万贯,只要衣食无忧、平安健康就好;我们不必追求高档的饮品,只要能够饮到自己亲手做的桂花茶,人生就够幸福了。今年我要试试做新鲜桂花茶。人世间,追逐名利的人很多,但能在身边小事物中找到清欢的人也不少。
这家乡的秋天,让人喜欢的事还是挺多的。真期望家乡秋天的日子能够长一点,再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