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谖 草
在梨洲街道雁湖村,有一大片碧绿的生态茶园,明艳的山花、清澈的雁湖、葱翠的茶园、欢唱的溪流,为诗画雁湖增添了一份灵动与生机。茶园的主人就是蒋丽萍,一位为茶而生、爱茶如命的女企业家。
茶话一:“茶叶里散落着我的青春梦想和外公留下的炒茶技艺”
蒋丽萍生长于雁湖村,村庄附近有零零星星的茶田,山民一直有喝茶的习惯。在蒋丽萍年少的记忆里,外公就是爱茶达人,也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茶农,外公“圆炒青”的炒茶技艺是远近闻名的。
茶的芳香在蒋丽萍年少的心里播下了种子,这颗种子在十八岁那年发出了嫩芽。蒋丽萍报考了当时的浙江农业大学,读了茶学专业。四年的大学生涯中,蒋丽萍学到了茶树的育种栽培、制茶技术、茶叶品质鉴定以及经营管理等知识。
但是,1990年蒋丽萍大学毕业后并没有从事与茶叶有关的工作。先是在外地当了一名司法警察,几年后又到宁波一家合资企业当中层管理干部。外人看来一切很美好,但蒋丽萍的心里却怅然若失,“总觉得这份工作太平淡了,不够有挑战性,自己在大学学的是茶学专业,又非常热爱茶,这样放弃所学专业实在太可惜了。”蒋丽萍想自己创业开办茶厂的念头一开始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反对。“茶叶里散落着我的青春梦想和外公留下的炒茶技艺”,她的执着最终打动了亲友。于是蒋丽萍毅然成立了屹立茶厂,回到“里山头”开始创业的梦想。
蒋丽萍将目光瞄准了自己的家乡,四明山麓山清水秀的雁湖村。“这里属于四明山区域,山清水秀环境好,茶叶资源丰富,茶叶的品质也好。”
2002的春天,蒋丽萍创办了余姚市屹立茶厂。“屹立”这个词,就是蒋丽萍远大理想和坚强意志结合的写照。她希望自己开拓的茶叶事业像苍山一样,高耸挺立、兴旺发达;她也笃定自己的信念像高山一样坚韧不拔、屹立不倒。
茶厂成立后,蒋丽萍陆陆续续向周围村民流转闲置土地100多亩,村民不仅能享受土地流转的费用,同时也谋得一份在茶园和茶厂工作的机会。
凡事开头难。2002年公司初成雏形,正好碰上了“非典”疫情,疫情突然来袭,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不小的影响,使企业陷入了困境;2008年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机,差点又让企业陷入了困境;特别是2020年至2022年的新冠疫情,一度把企业逼上了困境的悬崖。
创业的艰难,不曾打击蒋丽萍那颗意志坚定的心和满腔的豪情。“创业是艰难的,机遇与危机总是同生并存,危中思变才能趋利避害、化危为机,开拓新路、迎难而上才是创业者所需要的精气神,”蒋丽萍说,“感谢各级政府、妇联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家人,更感恩当初最反对我创业的丈夫,在遇到困难时默默的精神支持。”
茶话二:“做茶叶要有一种情怀,而不是光想着一种情调”
听风喝茶,看雨赏花,情调着实优雅。原本蒋丽萍每天都可以拥有如此优雅的情调,但她没有。她说做茶叶,不要光想着情调,而是首先要有情怀,那就是奉献于茶事业的那份执着与热爱。
在蒋丽萍的心里,几乎没有什么事比茶更重,虽然茶叶很轻。蒋丽萍每天都会去基地看茶树的生长情况,曾经荒废的花木地已经建设成了彩色茶园,她想要把它建设成为观光基地,打造茶旅融合模式。
通过数年的摸索与实践,蒋丽萍对茶叶的前景更加有把握,心里也更有底气。2008年,她成功注册了“四明春露”商标。2015年,蒋丽萍创立宁波四明春露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四明”就是茶叶产自余姚四明山地区。“四明山水秀如画,云雾缭绕似仙境”“纷峦叠翠入画来,飞瀑流泉百鸟鸣”,足见四明山的茶叶生长环境与品质。而“春露”,即春天的雨露,是那么甘甜爽口、沁人心脾。“四明春露”茶叶,光这名字就让人感受到春光里的润泽。在这里,外公的“圆炒青”技艺成了“四明春露”白茶的衣钵。
2009年,蒋丽萍抓住我市实施“余姚瀑布仙茗”茶叶品牌产业提升项目的机遇,加入余姚市瀑布仙茗协会。同年,她在后王山承包了200多亩茶园,并对100多亩的茶树进行良种化改造。2010年,蒋丽萍投入巨大资金改建标准化厂房,之后又引进三条清洁化生产线。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公司建有标准化厂房2500多平方米,拥有鲜叶基地1000多亩。公司生产常规绿茶、白叶一号、黄金芽、红茶等多款茶品。
源于热爱,奔赴热爱,这是与青绿共舞的历程,也是蒋丽萍幸福的日子。
茶话三:“让四明山麓的余姚茶叶,走向更广阔的地方”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浙东以越州上,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
四明山常年云雾缭绕,飞瀑流泉,翠竹连绵,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茶叶的种植。虽然蒋丽萍的茶叶质量上乘,但“好茶也需勤吆喝”,蒋丽萍通过不断地推介、参评,逐渐将“四明春露”与“瀑布仙茗”等茶叶推出余姚,推向国际,让人们知道,余姚不仅有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也有唐代茶圣喝到过的瀑布仙茗。
2013年,蒋丽萍在城区玉立路开设茶叶门市部;2014年在宁波鼓楼旁的孝闻街开设茶叶专卖店;2016年建成“四明春露”牌瀑布仙茗展示厅。而在更早的2010年,蒋丽萍就将目光转向了互联网,在阿里巴巴开设网店,开拓网上市场。如今,蒋丽萍的茶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销售,线下有余姚直营店,宁波直营店共三个,线上在阿里巴巴、淘宝、微店、京东企业店全线销售。
在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蒋丽萍越来越感到只有创新产品、工艺和营销手段,强化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每年,蒋丽萍都会投入50多万元用于研发新产品,目前茶厂已拥有18个产品,茶叶产品结构齐全,有红茶、常规绿茶、白叶一号、黄金芽等,既有老百姓的日常饮茶,也有馈赠亲友的佳品。
近年来,“四明春露”与“蒋丽萍”声名鹊起、享誉不断。余姚市屹立茶厂成为余姚市农业龙头企业、宁波老字号企业,荣获浙江省标准化名茶厂称号,也成为余姚市茶文化科普馆。四明春露茶园荣获浙江省生态茶园称号。数款茶产品先后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第十二届国际名茶评比红茶金奖,并成为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品鉴用茶。
茶话四:“让山村靓起来,山民富起来,是我对父老乡亲的心意”
做强做大茶叶产业后,蒋丽萍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
蒋丽萍所在的雁湖村,20多年前,这里的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一二千元,如今年人均收入达到了一万多元。这里有蒋丽萍的一份功劳。蒋丽萍清晰地记得,早年间村民生活非常不易,靠卖茶叶、春笋、毛竹以及竹编制品为生,由于茶叶、春笋季节性强,收入不稳定,村民生活清苦。蒋丽萍开辟的茶园,无疑给山村农民带来福音。每年春天,蒋丽萍的茶园里几乎都是雁湖村的父老乡亲们在采摘茶叶,他们不用出远门,就在自家附近采摘,既方便又增加了家庭收入。蒋丽萍也招聘了一部分村民在自己的茶厂里制茶,让古老的制茶经验与现代采茶技艺融合在一起,制出色香味更高的茶叶。随着“四明春露”系列产品的研发,制茶技术的提高,茶叶的采摘、炒制,不再仅限于早春,而是可以一直延续至5月中下旬,茶农和采茶工的工作时间被拉长,收入也相应增加。“用人高峰期,我们要雇佣500余名工人,多是来自周围村的村民、下山移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忙完茶叶采摘,村民们就在茶园里干活,做到村民全年有事干、有钱赚。”
除了自有的300余亩茶园,“四明春露”还有联营茶园700余亩,蒋丽萍不仅为茶农提供技术上的指导,还负责收购产出的茶叶,让茶农没有后顾之忧。如今,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蒋丽萍以“公司+工厂+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为茶农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同时,企业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班,目前已培训茶农500余人次,受益农户超600人次。
在茶厂的发展过程中,蒋丽萍每年都会收购周边农户的茶鲜叶,解决了当地农民茶鲜叶销售问题。“下一步,我们打算开发新的茶园,打造成一个休闲观光茶园,提高茶叶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带动农户共同致富。同时开发名茶产业的衍生产品,力争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谈到未来发展,蒋丽萍信心满满。
茶话五:“我想打造茶旅游文化,让品茶成为一种生活的诗意”
这几年,雁湖村正在实施“雁领工程”,大手笔打造“诗画雁湖”,村里道路拓宽了,河道洁净了,民宿涌现了,农家乐如雨后春笋冒出来了,城市里的居民乐意到这里来休闲度假。
头脑敏锐、与时俱进的蒋丽萍又发现了新的商机。“过去我们想的是如何把茶叶卖出去,现在我们考虑的是如何把客人引进来。”蒋丽萍的目标,是要让茶叶跨越传统行业,成为茶旅游文化的点金石。
眼下,她正在谋划打造观光茶园,期望吸引更多游客到山乡来,带动乡村文旅的发展。蒋丽萍琢磨着将茶园打造成观光系列,例如她将茶园发展成了绿、白、黄、紫的“四色茶园”,可供新人在此地进行浪漫的婚纱摄影。在茶园里,人们可以体验采茶、观看炒茶,且可以亲手参与制茶,做茶饼,还可以学习茶艺茶道,或坐在茶园里边欣赏山色,边品新茗,感受“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的美好意境。
如今,雁湖村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山民的腰包鼓了。“四明春露”与“诗画雁湖”一样,正成为梨洲街道雁湖村的“隋珠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