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小学502班 徐 珞
舅公是位老茶农,一生都投身于茶业,他总说茶中有真意。小时候的我,总浸润在萦绕周遭的茶香中。
舅公的小屋连着万亩茶田,待到春风撩开春的序幕,满园的茶叶渐渐吐绿。每到此时,舅公就拿出他的茶篓,迈着蹒跚的步子向茶园走去,嘴里念叨着:“茶芽绿了,责任来了,该去采茶喽!”那乡音掷地有声。我背上茶篓,随舅公来到茶园。步入茶园,才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茶芽充分汲取了阳光雨露,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茶香。摘得一捧茶芽,有指尖的温度,还有蕴含其中的生命力。
舅公说,茶中“质”的真意,来自不辞辛苦。在远离城市喧嚣的茶山里,茶农们起早贪黑,天微亮就要爬过高山去采茶。他们腰挎茶篓,分布在青绿的茶山间。烈日当空时,头戴草帽;起雾时,身披蓑衣;下雨时,他们只能暂避山间陋舍。每天踩着朝露出发,伴着月光归来,一篓篓的鲜叶,是他们对辛苦最好的诠释。
舅公说,茶中“纯”的真意,来自一丝不苟。制茶也绝非易事,工序繁杂,过程枯燥反复,需要的是茶农们的专注与耐心。一套完整的制茶工序,经历晾青、自然萎凋、日晒等工艺,传统制作,费时费力。舅公揉着通红的手指,笑道:“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是为了回馈自然的恩情,更为了能让大家喝到一口纯正干净的好茶啊!”
舅公说,茶中“劲”的真意,来自千锤百炼。说话间,他已将铁锅烧热,将茶叶倒入,顷刻间,香气弥漫。待到叶质柔软,起锅揉捻,搓卷成条,如此反复,茶条变得细秀卷曲。我抓起一小撮茶叶,放在玻璃杯里,开水冲下,茶叶在杯中升腾,看着那细秀卷曲的茶叶,感觉生命得到了升华。
我说,茶中“恒”的真意,来自薪火相传。茶,在中华历史长河中流淌了几千年,是中华文化的脉络。而如今,很多繁琐的工序淹没在岁月的尘埃里。但依旧有许多像舅公这样的人,倾注毕生心血,只为留存萦萦茶魂中的真意。
那是勤劳而质朴的精神传承,是身为华夏儿女的我们不忘根、不忘本的体现。
我愿接过那一捧茶叶,留住这缕悠远茶香,让真意永存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