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敏)在许多市民的印象中,接送高峰期的学校门口,总是能避则避的一个“堵点”。位于子陵路的高风中学北门,便曾是这样一个地方——每到放学时间,常常堵到“水泄不通”。不过,如今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历史。在市治堵办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高风中学门口高峰期没那么堵了。
日前,记者在放学高峰期来到高风中学实地采访,看到北门前的子陵路上,有几个家长将车停在即停即走区域;一旁的车道上,社会车辆正在有序通行;西边的城东路—子陵路路口也没有明显拥堵现象。一旁的家长告诉记者,这比之前好多了,以前一到接送高峰,就会造成城东路和子陵路的“交通大堵塞”。
造成高峰期高风中学校门口拥堵的原因有许多。据高风中学校长助理诸群标介绍,学校位于加油站和汽车东站之间,共有师生3700余人,此前只有一个北门接送口。集中接送时,不少家长会临时将车辆停放在子陵路,从而造成拥堵。同时,子陵路作为我市向东出城通道,通行车流量较大,其中更有不少客运、货运大型车辆。拥堵严重时,学校北门排队车辆常常向西溢出至城东路—子陵路路口,进而影响到城东路南北方向的正常通行。
为缓解拥堵现象,市治堵办(交警、交通等主要部门)、凤山街道、舜通集团、市供电公司等单位统筹推进治堵相关工作,由校方重新规划学生接送的相关交通组织,开辟东门和南门接送口,增设了一个约有100个车位的临时停车场;同时,对全校放学秩序予以科学规划,采取分批分出口的方式进行分流。
与此同时,市交警部门发布公告规范、调整高风中学周边交通情况:三河江路(高风中学东侧,凤麟云邸西侧、南侧)路段,每周五15时至18时实行由北往南往东单向通行措施,禁止机动车(除摩托车外)由东往西往北通行,在高风中学东北门侧设立电子警察管理;高风中学南停车场东侧南北向通道(三河江路至东梅路)全时段实行由北往南单行措施,禁止机动车(除摩托车外)由南往北通行。
种种举措之下,效果立竿见影。目前,高风中学门口高峰期的拥堵现象已大大缓解。赵先生的孩子就读该校初二年级,每次接送都在南门。“以前就北门一个口,车都没地方停。现在在南门接,基本都能找到车位,车子开出去也顺畅多了。”赵先生说。
“目前接送车辆滞留子陵路的情况有明显好转。下一步,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交通临时管制措施,加强交通管理。同时,市治堵办将继续利用学校南门周边闲置土地增加临时停车场点,弱化学校北门接送流量,确保子陵路、城东路两条主线畅通。”市交警部门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治堵办连连发力,在余姚市第四中学、余姚市实验学校等学校门口也实施了相关治堵措施,接送高峰期周边交通均有明显好转。“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推进风雨连廊、最美上学路建设,进一步缓解下雨天家长接送造成的拥堵现象。”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