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瑞安日报

这些献血知识您了解吗?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00004版:聚焦点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27周年的纪念日。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无偿献血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管理轨道。

    据统计,自1998年10月1日实施无偿献血以来,我市累计献血121016人次,献血量超32.08吨。这数字的背后,有着一群无名英雄在支撑,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无偿献血志愿者。

    正是他们的爱心与勇气,构筑起生命的桥梁,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和认同无偿献血。那么,关于无偿献血,您了解多少呢?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什么?

    血液是流动在人体血管和心脏中的不透明具有粘滞性的红色液体,由血细胞和血浆两大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主要成分是水(占92%)、蛋白质、无机盐和其他物质。

    血液中的细胞都经历着新生、成熟、衰老、死亡的新陈代谢过程。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白细胞寿命9~13 天,血小板的寿命为 7~10 天。在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有一定数量的红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红细胞新生。血液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输送氧气和体内的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运送营养物质和体内垃圾,以及参与体内免疫、体温、凝血调节、输送微量元素等功能。

    什么人可以献血?

    年龄要求在18~55周岁之间,男性体重超过50公斤;女性体重超过45公斤,身体健康的公民都可以参加献血。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 60 周岁。

    献血有损健康吗?

    正常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有血液4000毫升左右。而真正参与循环的血液只占全身血量的70%~80%,其余的则贮存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当人体出现失血时,贮存的血液便会释放出来,随时予以补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每次献血采集量一般为200毫升至400毫升。一次合理献血,能有效刺激人体造血功能,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献血前后应注意什么?

    献血前注意事项:(1)参加献血人员请携带身份证或用支付宝刷脸献血。(2)献血前一晚不熬夜不喝酒,保证充足的睡眠;献血当日需清淡饮食,避免空腹献血;献血前尽量避免食用豆制品、油炸类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3)献血前一周内,若有感冒、发热或腹泻等不适或者服用药物等应暂缓献血。女性月经前三天至后三天暂缓献血。

    献血后注意事项:(1)献血成功后在休息区适当休息10~15分钟后再离开。(2)穿刺点上的敷料应保留至少4小时,止血绑带约60分钟解除。(3)多补充水份,维持正常饮食,避免饮酒,保证充足睡眠。(4)24小时内忌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和过度疲劳。(5)穿刺处可能出现青紫或肿胀,是有少量血液皮下渗出的缘故,建议24小时内局部冷敷,24小时后热敷,一般一周左右可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