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 张舒畅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见到大海时,我完全被它的壮阔所震撼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些在海上与浪共舞的人——他们脚踏冲浪板,在海面上乘风破浪,模样又酷又帅。这个暑假,我终于可以像他们一样,做了一回“冲浪高手”!
“苍南海螺湾冲浪基地”的沙滩上,细沙像面粉一样柔软。我们换好泳装,戴上帽子,涂好防晒霜和油彩,一切准备就绪!在陆地上,教练带着我们认识冲浪板,手把手地教我们学习如何正确地准备起身站立:先趴在冲浪板上,脚放在冲浪板的末端,双手支撑在两肋的边上尽量贴近身体,接着右脚向前支在肚子位置,左脚向前迈,放在双手中央,侧身朝右侧微蹲,保持平衡。起初的学习比我想象的难多了,尤其是练习起身动作时,我像个笨拙的机器人,每次都会重重地摔在垫子上。教练耐心地一遍遍示范:“要听懂海浪的节奏,不要和它较劲。”这句话悄然落进我的心里。
下海“实战”的时刻终于来临,我抱着重重的冲浪板,向着海边前进,当水没到膝盖时,我把冲浪板放入水中,当浪花冲过来时,压一下板尾,浪花就自然地从板下滑过去了。水过肩膀的位置就是“待浪区”,我们趴在板上,等浪来时,随着教练一声“起!”瞬间将冲浪板往岸边推去。我乐此不疲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双脚快速向前,起身,微蹲在冲浪板中间偏后处,保持平衡的同时起身、站立,5秒内一气呵成。胜利的号角还未吹响,“噗通”一声,我一头栽进了水中,海水又苦又咸,一个浪头打来,我又被卷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爬回板上,下一个浪又偷袭而来把我掀翻。冲浪板根本不听使唤,总想从我脚下溜走。
就在我想放弃时,教练的喊声穿透海浪:“注意!好浪来了!”我转头一看,一道浪墙正在形成,阳光下的它像透明的翡翠。时间似乎慢了下来,我奋力划水,感觉到浪的力量把板尾轻轻抬起。我瞅准时机,猛地起身,弯曲膝盖,张开手臂——我的心仿佛要从胸腔里蹦跃出来了,冲浪板正稳稳地滑行在浪面上,耳畔只有风声和海浪的歌唱。那时那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与浪共舞”:不是要去征服,而是要去配合;不是对抗,而是合作……
当我将目光移向爸妈和妹妹,看他们怎样冲浪时,发现他们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你瞧,妈妈成为了“随地大小摔”专业户;妹妹喝了一口海水后便坐在沙滩上不起来;幸运一点的是爸爸,他也喝了不少海水……但大家都在海水里笑出了泡泡——原来失败也可以这么有趣。我们一次次被浪打败,又一次次追浪而去。被灼得发红的皮肤,被刺得发疼的眼睛,酸得抬不起来的胳膊,它们终将让我明白:勇敢是害怕时的尝试,成长是每次失败后的重来。
假期里的“与浪共舞”,给我的成长画册涂上了几抹亮晶晶的颜色——是浪花的炫白,是海水的湛蓝;是成功时的甘甜,是成长中的领悟。面对生活的每一个“浪头”,我们要勇敢地划水、起身,享受“与浪共舞”的精彩。
(指导老师:叶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