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云江实验小学 郑诚汐
当城市被七月的热浪炙烤时,我随父母走进浙南腹地的青绿褶皱之间。车至文成百丈漈,山风裹着水汽扑面而来,消除了盛夏的沉闷。这幅藏在群峰间的瀑布奇观,正以亘古不变的姿态等待着与我们相遇。
石阶沿着山势蜿蜒而下,恍若一条刻满岁月痕迹的时光隧道。路牌上的文字揭开了秘境的面纱:三段瀑布各垂三百余米,如银链般串起青山翠谷。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里竟是明代开国功臣刘伯温的桑梓之地。沿着石阶往下,还未见瀑,先闻其声:那是水流撞击岩壁的交响,如同山谷间一曲自然的乐章。远观时,银链般的水流从崖间倾泻而下,在日光下折射出细碎的金色光芒;近看时,则如一匹素白的绸缎,被两山轻轻挽住,水流直泻下来,在空气中织成一片朦胧的水幕。
随着人潮,我们逐渐靠近瀑布。整道瀑布愈发奇幻,山风拂过时,水流被揉碎,如烟,如雾,如尘,周遭如仙境般。恰逢几位身着古装的年轻人在此取景拍照:负剑而立者,恍若武侠剧里走南闯北的侠客;执伞轻旋者,伞面抛向空中的刹那,竟似要乘风而飞。这些跃动的身影与亘古的瀑布相映成趣,让千年时光在这一刻悄然重叠。
而第二漈的“水帘洞”堪称造化神工。当我们循着隐秘的石阶钻入观瀑台后,瞬间被漫天飞瀑包裹——万千水珠如碎玉般拍打着我们全身,沁凉的水汽像渗入肌理,感觉每个毛孔都舒张开来。穿过山洞时,我们浑身都已湿透了,发梢滴落的水珠在石板上敲击,慢慢绽开细小的花。
行至山脚,碧潭中的石墩如同琴键,彩色的鲤鱼在其间穿梭游弋。我向行人讨要了些鱼食,将其撒入水中,数十尾锦鲤突然跃出水面,肥硕的身躯在阳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它们摆动尾鳍,水面上顿时泛起涟漪,与远处瀑布的响声遥相呼应,形成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走近百丈漈,我终于有点理解李白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场景。而所谓的避暑,不仅是身体在清凉中的休憩,更是灵魂在山水诗性里的重塑——每一个靠近瀑布的人,都在完成一场与自然和历史的精神对话。
(指导老师:冯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