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瑞安日报

十八年助学走访
无论路途多远,我都会去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00003版:百姓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潘建欧:

    在瑞安市爱心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潘建欧是社工们亲切称呼的“老大”;在“云江助学”项目里,他是爱心阳光志愿服务队中认真负责的爱心带头人。十八年来,他每年都带领志愿者入户走访,核查困难家庭的情况,足迹遍布瑞安全市及瓯海、乐清、平阳等地。

    受访人:潘建欧

    职务:瑞安市爱心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

    没想到,一晃眼已经十八年了。2007年,我们一群志同道合的热心人聚在一起想要帮助更多的人,我便建立了“爱心阳光群”,后来逐渐发展成了“爱心阳光志愿服务队”。同年,这支志愿服务队作为瑞安市红十字会的补充力量,加入到“云江助学”项目。从那时候起,我肩上便多了一副担子——为“云江助学”项目走进一户户申请者的家门,核实情况。算下来,我每年走访核查大概两三百户,最多的时候达到400户。这条走访之路,一走就是整整18个春秋。

    早期助学走访并非易事,主要难题在于“找”。那时,申请名单上只填孩子的学名,我在村里转悠半天,询问邻居,大家都摇头表示没听过。后来才明白,乡亲们日常称呼的都是孩子的小名。吃了这次亏后,第二年的申请表上,我便建议添加“父母姓名”一栏。

    走访常在酷暑,七八月的热浪中,我们穿行在街巷村落之间。往往不到半天,汗水就浸透了衣衫。然而,乡亲们的淳朴热情,却像一阵凉风,驱散了暑气:切好的西瓜、冰镇的矿泉水,被乡亲们不由分说地塞进我们怀里。那份滚烫而质朴的心意,让人难以拒绝,我心中更是暖流涌动。

    这十八年来,变化显著。早年下乡,困难家庭连空调和手机都没有,如今再去,空调基本普及,手机人手一部。因此,审核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查问有无空调、大人是否有手机,到现在会细致了解“孩子和家长使用什么手机品牌”。

    有一次走访,令我记忆犹新。当时,那位学生的家长戴着很粗的金链子,不管真假,总给人一种在“炫”的感觉。走访中,我还发现有的人会把善款当作是“国家白给的钱”。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耐心解释:“每一笔善款都来自社会爱心,条件过得去的,要把机会留给更困难的人。”

    这几年,助学金标准已从最初的5000元提升至8000元。对寒门学子而言,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在走访路上,我们还会发现一些特殊困难家庭没有申请低保,我们会主动协助他们申请应有的保障。这一刻,走访的意义早已超越助学本身,成为照亮困难家庭的一束光。我做公益,帮到真正需要的人,心里就特别快乐。

    今年夏天,我带领一队大学生志愿者下乡走访。我问他们:“看看这些家庭,与你们自己家相比怎么样?”大学生们深受感触,纷纷表示:“以前总觉得自己家境中等,现在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同龄人生活得如此不容易。”亲眼看到同龄人的困境,他们才懂得手中幸福的重量,更愿意用行动献出自己的爱心。

    如今,志愿团队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2000多人的规模。其中,890人正式注册并拥有志愿者编号,更有28位核心成员常年坚守。越来越多主动加入的年轻面孔,让团队的力量不断增长。

    每一年的走访审核,我们都从偏远的地区开始,逐渐延伸到城区。还有无论是乐清、苍南,还是更遥远的地方,只要是在温州市内,有瑞安户籍学子,我都会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