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在省里的关心和推动下,大陈岛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大家终于有了像样的办公室。”孙尚权说,“村民办事再也不用满村找干部了。”大家反映的海岛出行、办公楼改造等老难题,也都得到上级的回应和解决。很快,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档案室陆续建成,党员活动有了固定阵地,干部住宿条件也改善了。
如今,镇政府旁,干部宿舍温馨朴素。考虑到岛上潮湿,还统一安装了新风系统。“在岛上搬了三次‘家’,一次比一次敞亮,一次比一次安心。”大陈岛镇干部叶洪明翻阅着老日记本感慨,20年前刚从部队转业上岛时,办公和生活都是在简陋的瓦片屋,被杂草环绕,蛇虫爬上床是常事,“如今,大家把心安在了这片海岛上,用心用情建设大陈,不少人在这成家扎根。”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对基层冷暖十分牵挂,在“之江新语”《工作倾斜基层》一文中,强调要“尽可能地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基层作适当倾斜,为基层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在他的关心下,2005年6月,浙江省委出台专门意见,提出力争在2006年年底前使全省所有没有办公场所的村级组织基本上都有约1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不到一年时间,各级各部门先后投入资金14.3亿元,新建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8000多个,基层干事创业有了坚实的“家”。
实实在在的资源下沉、政策支持,让基层发生着真真切切的改变。至今,浙江省持续开展了5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提升行动,已建设2.5万多个村社党群服务中心。
“帮助基层干部
分担责任、共渡难关”
“这里就像我们的‘充电站’,压力一大就想来待一会。”在瑞安市干部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的放松室内,一位街道干部刚做完心理放松训练。他卸下监测传感器,神情舒缓。
打造干部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只是瑞安这些年来持续关爱基层干部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瑞安挤出150余名编制优先保障重点乡镇(街道)运行,探索特大镇“强镇扩权”改革,进一步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状态。
关爱基层的理念在此生根发芽,正源自一次基层干部座谈会。
时间回到2004年12月26日,细雨蒙蒙,习近平参加完温福铁路(浙江段)开工仪式后,专程来到瑞安潘岱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连丰家中,详细询问基层工作的难处、任务落实情况等。
时近中午,习近平与基层干部座谈。“习书记一坐下来就说自己也是个老基层,想听听我们工作中面临的困难。”时任莘塍镇党委书记邵万娒回想起来,依然感到温暖,“这句‘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和我们的距离。”
座谈会上,邵万娒第一个汇报,心直口快的他一股脑儿说出了基层干部的“三难一苦”:工作难做、问题难解、人头难管、生活艰苦。
随后,10余名参加座谈的基层干部掏心窝子。“‘一根针穿万条线’,权力小而责任重,事务多且压力大”“老百姓诉求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乡镇干部的能力也要提高”……
邵万娒向记者回忆,听了大家说的“不容易”,习书记带着感情强调了三点: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给基层。
“关心基层干部,最关键的不是给基层多少钱、多少人,最关键的是支持基层干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帮助基层干部分担责任、共渡难关……”当邵万娒在“之江新语”《更多地关爱基层》中看到这些话时,感觉特别亲切。
从基层开始工作,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习近平,深知基层工作的重要和难处。
2005年6月,在习近平推动下,浙江省委出台了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意见,明确提出努力为基层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大力精减会议文件,切实改进会风文风,实实在在为基层干部减负,让他们集中精力为群众办实事等。
拿到文件,邵万娒连读了3遍,越看心里越暖:“这不仅是对我们基层干部真真切切的关心,更是实实在在的减负撑腰。”
多年来,浙江持之以恒坚持“三个基层”要求,始终把关爱激励基层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推动好干部从基层来、到基层去。20年来,共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46万多名、科技特派员2.4万多名,一大批干部人才“上山下乡”,扎根乡村服务群众。近3年,浙江开展山区海岛县公务员专项招录,累计招录1485人,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深情牵挂,一以贯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工作,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倾听基层干部群众呼声,把关心关爱源源不断传递到基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服务群众上,在攻坚克难中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