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瑞安日报

执政重在基层 工作倾斜基层 关爱传给基层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000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全文向社会公开发布,再次强调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持续为基层减负和赋能。

    “我也是个老基层。我对基层工作非常牵挂。”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就一直坚持和倡导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提出“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给基层”。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关心基层干部,既要下达“过河”任务,又要提供“桥”和“船”,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此时,面对新形势下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政治任务,让我们重温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深入基层、关爱基层的故事,深入学习领会他的务实作风和为民情怀。

    “广大基层干部是做好

    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

    仙居县白塔镇仙景村,村子美如其名。镇里的年轻干部引来露营、村咖等新业态,使这里变成旅游打卡地,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

    “项目能落地,也离不开‘老乡镇’们做群众工作。在基层,老中青配合,才能推进工作、服务好群众。”90后副镇长周彦姿直言,镇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大家都不忘当年习书记来这调研时的叮嘱。

    2006年8月28日,习近平来到仙居县白塔镇。当时,浙江正在大力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仙居等地因“老乡镇”该不该让位给年轻人等问题讨论频频。

    “同志们好!”习近平微笑着向基层干部打招呼。“咱们坐近些,别拘束,敞开谈。”时任仙居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红雷回忆,不大的会议室内,里一圈外一圈,坐满了白塔镇和附近乡镇(街道)的干部。

    大家都没想到省委书记这么随和,原本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纷纷打开话匣子:有人为“老乡镇”鸣不平,基层工作这么辛苦,他们几十年坚守一线,总不能说换就换吧;有人认为,以后要搞信息化,年轻人知识结构更匹配;还有人提议,新老搭配要讲科学比例,队伍结构能更优化……

    习近平边听边记,不时解答疑问。他强调“要注意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层次”,指出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和抗台防洪等突发性自然灾害问题,特别需要“老乡镇”,如果把一茬人都换走了,下回台风来了,还得重新“付学费”。

    “当时,大家都没想到习书记对我们基层这么了解,帮我们分析问题,替我们想办法,把大家心里的疙瘩都解开了。”时任仙居县横溪镇镇长段志勇虽坐在会议室后排,但这一幕令他记忆犹新。

    基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习近平在“之江新语”《执政重在基层》一文中强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包括基层干部在内的各级干部的能力。多年来,浙江一直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干部结构,注重加强对包括基层干部在内的干部能力素质的培养。

    2006年,浙江省委还作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部署,提出“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的目标,当年就选拔近2000名大学生奔赴基层。新鲜血液的注入,为基层带来新视野、新活力。

    2007年3月,浙江面向优秀村干部招录145名公务员。仙居县埠头镇三溪村原村委会主任柯飞跃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如今已是乡镇人大主席的他,又回到村里兼任村党总支书记。“身份变了,为乡亲们服务的初心没变。”他带领村民整合资源、建起村产业园,引进旅游、鞋业、冷链等产业,推动村里的产业从“低小散”走向“集约化”。

    多年来,浙江不断健全基层干部培养选拔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注重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配强实绩突出、想干会干的基层干部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为基层开展工作

    创造必要的条件”

    东海之上,大陈岛地处偏远。1956年到1960年,先后5批共467名青年登上解放不久的大陈岛,开启一段垦荒传奇,诞生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

    在党委、政府关怀和垦荒精神代代相传下,小岛渐渐改变。但20年前,和浙江很多村庄一样,这里6个行政村没有正式办公场所。“我们有个顺口溜,‘公章别在裤腰头,开会开在家里头’。”时任大陈镇党委书记孙尚权说起往事,不胜唏嘘。

    2006年8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乘船近两个小时,冒着酷暑登岛,关切地了解基层干部的工作条件、生活保障等情况。

    孙尚权至今清晰记得,当时路是土路,办公楼正在翻修,脚手架还没拆。“习书记提出要去看一看。他站在脚手架前,细致询问办公室条件怎么样,几个人一间、够不够用。”了解到干部宿舍条件仍然很艰苦,习近平特意叮嘱在场的当地干部:“要加快宿舍改造。”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