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虹)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来自首都40所高校的3000名学生组成的合唱团,以昂扬的歌声和饱满的热情,唱响新时代的青春强音。
当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共有90名学生参加,瑞籍大学生范子墨作为其中一员,与其他大学生一起演唱了《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7首歌曲。
5月初,北航启动合唱团成员选拔工作。得知消息的范子墨马上报名,“如果能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会成为我一生中都难忘的事情。”经过筛选,他从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北航90人合唱团的一员。
夏去秋来,淬火成钢。为期三个多月的训练中,合唱团经历了分区训练、联合排练、广场演练等多个阶段。“周中挤时间练,周末集中练,前后历时100多天。”范子墨介绍,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表达感情,学校开展了“大思政课”教育,让大家更深入了解抗战和歌曲背后的故事,“《松花江上》的悲怆、《保卫黄河》的豪迈,不仅是旋律,更是民族精神的呐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9月3日演出当天,合唱团于清晨集结在天安门广场。“开始前,我有点紧张,当《松花江上》的演奏声响起时,我马上就进入了状态,不禁把腰杆挺得更直,声音也唱得更响,我想唱出歌曲的红色精神和我的青春感悟。我感觉自己与先辈们的灵魂紧紧相连,每唱一句,都让我更深刻地领悟到先辈们的伟大。”回忆起当时合唱的情景,范子墨仿佛还沉浸在联合军乐团的演奏和“千人合一”的歌声之中。
在表演间隙,范子墨也在现场观看了阅兵仪式。“作为一位军事迷,能现场观看阅兵仪式,非常激动。现场场面非常震撼,当我看到空军方队如同一道‘蓝色长城’稳步走来时,不禁流下了眼泪。80余年前,人民军队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空军力量。如今,人民空军的每次亮相,都有新成果、新面貌、新发展,真的让我们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训练过程中,让范子墨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广场演练,“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夜幕下的天安门,夜晚的天安门更显安静。当时场地还在搭建中,我的身边是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生,他们身姿挺拔、目光坚定;不远处,灯光映照着忙碌的工作人员和静默的纪念碑,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意义,幸福感也油然而生。”范子墨说。
谈及未来,范子墨坚定地说,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在大学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告诉记者,在大一入校时,他就积极地提交了入党申请,并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前线有利剑,后方有根基,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入党的志向,将来要为祖国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