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瑞安日报

揭秘“金银双响”背后的“四维育才”体系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00003版:最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陈鑫瑞(左二)、陈子豪(中)与瑞安中学党委书记李敏(左一)、校长王安国(右一)、教练缪蓓蕾(右二)合影 生物实验室

    在刚刚落幕的第34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来自瑞安中学的两位学子陈鑫瑞、陈子豪以一金一银的成绩,刷新了该校生物学科竞赛历史最佳成绩。

    “参加竞赛不仅需要热爱和投入,还要耐住寂寞,深耕书山学海。”金牌得主陈鑫瑞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时说道。这份成绩单背后,是瑞安中学在百年底蕴滋养下精心构建的“四维支撑”体系,护航瑞中学子奔赴更广阔的天地。

    师生同心,共赴征途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是国内中学生生物学领域最高级别的赛事之一,旨在推动生物学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发掘和培养生物科学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在这条充满挑战的征途上,该校生物竞赛教练缪蓓蕾与学生们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既是师徒,也是战友。”缪蓓蕾这样形容她与学生的关系。竞赛期间,学生们婉拒家长陪同,缪蓓蕾便承担起“教练”和“家长”的双重角色,一直陪伴学生。

    “竞赛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心理的博弈。尤其在高强度备战中,健康的体魄和稳定的心态往往成为‘临门一脚’的关键。”两年的朝夕相处,缪蓓蕾能更细腻地关注学生的身体状态与情绪波动。“有时候他们一个细小的动作或者眼神的变化,我就能感受到他们背后的情绪。”缪蓓蕾说,这种高度默契,不仅让沟通精准而高效,也让学生们在紧绷的竞赛氛围中感受到理解与支持,帮助学生保持最佳状态。

    “过程重于奖牌。”缪蓓蕾告诉记者,此次竞赛,让她最为欣慰的不仅是学生斩获的奖项,更是他们通过竞赛实现的跨越式成长,“竞赛锤炼的不仅是学习能力,更是心理承受力、抗挫力,以及核心竞争力。在这两位学生身上,展现出瑞中学子的精神面貌,他们不仅内驱力强、脚踏实地,更有勇于攀登知识高峰的勇气和力量。”

    作为曾经的一线教师转岗到专职教练岗位,缪蓓蕾有自己的感悟。她将教练角色定位为“园丁”而非“木匠”,需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质“适当引导和修剪”。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专职教练,需具备“π型能力”,既需扎实专业深度,也需要广泛涉猎心理学、教育学、沟通管理等领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才能与学生一起走得更高、更远。

    四维筑基,打造高地

    “甄综术艺、以应时需”,一直以来,瑞安中学以培养具有综合科学技术素质的人才和适应时代潮流、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敢担当、有智慧、能做事”的瑞中人。

    为破解发展难题,瑞安中学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双组长”的竞赛领导小组。“我们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孩子们共同保持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一起脚踏实地,让仰望星空的梦想照进现实。”瑞安中学校长王安国告诉记者,学校打造竞赛、高考双优体系,通过竞赛,可以给学有余力的孩子开辟一条新赛道,让他们的未来多一种选择,也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为了让每位学生的兴趣被看到,瑞安中学率全市之先设立专职教练岗,精准施教。生物竞赛金牌教练缪蓓蕾突破传统模式,实施“理论+实验”双轨特训模式。缪蓓蕾介绍,生物作为实验科学,绝非死记硬背,需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注重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与结论归纳的综合能力培养。“专职教练可以在与学生日常接触中,发现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天赋特质,分别进行沟通与引导,慢慢灌溉,让他们成长。”缪蓓蕾说。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成绩的取得,也离不开校友的支持。”王安国介绍,为支持学校生物竞赛,1984届校友陈朝贤捐设“永祥”生物竞赛创新人才培养基金,系统性地支持教材、实验耗材及特训营,形成育人接力。“2026年,母校即将迎来130周年校庆,也是我毕业40周年之际。回忆在瑞安中学学习、生活的3年,我受益良多,能为母校发展出一份力,我感到非常骄傲。”陈朝贤说。

    从2017年林希颖勇夺生物竞赛全国金牌,提前签约清华大学,到2025年陈鑫瑞、陈子豪国赛斩获一金一银,瑞安中学生物学科领域喜报不断。尤为可喜的是,近年来,学校数学领域也频获省级、国家级奖项;物理、化学、信息学等竞赛梯队也在不断前进,蓄势待发。目前,学校在原有4位教练的基础上,组建了一支更具有竞争力的奥赛教练团队,新增了3位北大、2位中科大、2位浙大、1位上交大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这支团队的成立,为学生在学科竞赛和强基计划的培养上提供了坚实的师资支撑。

    未来可期,再启新程

    2026年,瑞安中学将迎来建校130周年,新的发展蓝图已擘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也将驶入快车道。学校不仅与高校共建实验室,“学计馆”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也正在有序推进,旨在培养各学科的特长生,陈鑫瑞、陈子豪正是“学计馆”的首批学员。

    强基计划辅导也在积极开展,旨在提升学校清北高校录取率,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此外,学校依托百年名校平台,深化“竞赛引领”与“高考卓越”双轨并进机制,以金牌教练与专项资源全程护航学生梦想。“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以及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学校终有厚积薄发的一天。”谈及未来,王安国充满期待。

    漫漫征程,星途璀璨。从“专职教练”创新之举到“四维支撑”体系成形,从“π型教练”复合育才到“贯通培养”前瞻布局,瑞安中学的竞赛之路诠释了百年名校的守正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