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江之畔,好人善行迭出。早在南宋时期,永嘉学派就践行“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精神品质,近代心兰书社“合资聚书、造福乡里”德行善举,如今华峰集团捐资助学、蔡笑晚家庭设立助学奖学基金、郑超豪创办“崇德公益”。在日前举行的瑞安市第九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我市又涌现出了乡村建设倾注心血的杨志产,修桥铺路、捐资助学的吴云,不顾七旬高龄深夜下水救人的张维清……瑞安大地的“模范典型名单”正不断延长。
近年来,我市围绕“文礼呈瑞·明德致安”特色文明品牌,深入开展道德模范选树活动,充分发挥榜样感召人、影响人、带动人的重要作用,促进全市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目前,我市共选树道德典型393例,其中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例、省道德模范2例、“中国好人”9例、“浙江好人”41例、“温州好人”139例、瑞安市道德模范201例。
选树典型,发挥榜样力量
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一群人影响一座城。城市文明的每一步迈进,离不开道德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道德模范榜样的力量,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全方位开展道德典型选树活动。
我市建立村社、乡镇、县三级联动选树机制,主动从基层普通群众中挖掘道德模范。陶山、林川、塘下等地开展镇级道德模范评选,曹村镇建立道德评议会,努力挖掘身边的道德模范。同时,我市还建立部门联动推荐机制,充分利用卫健“名医名护名院长”、公安“警星闪耀”等平台资源,建立好人线索资料库,使品质优秀、事迹感人的模范典型从基层脱颖而出。
获得“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的塘下镇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沈平心曾获得市卫生工作先进个人、瑞安市名医生、“我们心目中的好医生”等荣誉称号;获得“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的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通讯网络犯罪侦查中队副中队长吴辉参加工作以来就是业务能手,曾三次获得公安系统个人三等功称号。
此外,我市还建立“在外瑞商好人推荐”工作群,拓展社会面线索来源,常态化收集好人线索,让在外经商的好人有机会入选瑞安道德模范,进一步扩大了道德模范的选树范围。
2024年,我市承办温州市“德润瓯越 大爱温州”温州好人走进村居活动,配合温州对64名2023年第四季和2024年第一季“温州好人”进行颁奖,积极推送优秀典型参选省市级道德典型评选,其中1人上榜一季度浙江好人,3人上榜一季度温州好人,3人上榜四季度温州好人。
健全机制,礼敬有德之人
让好人有好报。这是瑞安全市上下的共识。近年来,我市不断健全道德模范关爱帮扶机制,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尊敬、关爱、学习道德模范,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
关心关爱先进典型。我市每年开展“鲜花送模范 传递正能量”走访慰问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活动,增强道德模范的价值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同时,我市还出台《瑞安市最美人物(道德模范)待遇保障若干规定》,从制度层面落实道德模范在交通出行、水费电费等方面的8项礼遇措施,树立德者受尊、德者有得的鲜明导向。
多渠道帮扶先进典型。我市先后成立道德模范专项基金和“最美瑞安人”基金,将部分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的好人纳入帮扶救助范畴,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调动社会力量设立勤学奖、好媳妇奖等民间道德奖700余项,增强他们向善向上的动力;率先推出道德模范创业贷款,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题。
尊崇礼遇先进典型。我市举行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常态化组织道德模范出席道德讲坛、文艺庆典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市文明中心在陶山镇率先开展道德事务所试点,利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影响力调解乡村各类矛盾纠纷,让乡村治理更有人情味,同时也彰显道德模范崇高的社会地位。
一个个道德模范典型,如同一颗颗饱含爱心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持续汇聚“文礼呈瑞 明德致安”的强大正能量。
持续传递,汇聚道德之光
离休教师李永琳从1993年开始,帮助140多名学子圆了“读书梦”,先后获得“浙江好人”“最美温州人·温州好人”“瑞安市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2015年,李永琳还带领家族四代30多人成立瑞祥爱心慈善基金,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道德的接力薪火相传。虽然身份、年龄、职业、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用先进事迹感召群众,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道德的种子种进每个瑞安人的心里。
我市积极在天瑞地安App、文明瑞安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展播道德典型事迹26期,营造学习好人、宣传好人、争当好人的氛围,并向上级媒体推送市敬业奉献道德典型故事,群众心中的“好警察”戴志坚,其事迹先后登上新华社、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此外,我市还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阵地,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宣传活动。
榜样引领照亮征程,榜样力量久久激荡。一位位道德典型如同一面面精神的旗帜、一座座信仰的灯塔、一颗颗信仰的种子,引领和带动着瑞安人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