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萧山日报

湘湖实验室科研智能温室启用

日期:10-01
字号:
版面:第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何可人 通讯员 吴琼)“金九银十”,科研添翼。昨日,湘湖实验室科研智能温室启用会举行,与会嘉宾实地探访这一实验室核心科研支撑平台,共同见证其正式“开门纳研”,为前沿生物研究注入新动能。

  这座由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智能温室,总占地约8亩、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其中净使用面积3700平方米以上的智能温室大棚,被划分为A、B、C、D四大实验区,以及管理用房、核心设备区与部分网室,为不同科研需求“量身定制”空间,精准匹配多样化研究场景。

  走进管理用房,便踏入了温室的“智慧大脑”——温室智慧指挥中心。大屏上,各区域的温湿度、能耗等数据实时跳动;每个独立房间内,高精度空气与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持续“站岗”,搭配水、电单独计量功能,不仅实现24小时远程监控与智能调控,更能精准核算课题能耗与资源用量,为科研数据追溯、成本管控筑牢“数据底座”。

  科研温室设备区则是驱动温室运转的“心脏”。标准配电房搭载双路供电与智能切换系统,如同为温室装上“双保险”,确保供电零间断;空调机房针对性配置设备,为A、B区配备双机头冷暖机组,为C、D区安装四管制冷热水机组,精准满足不同区域温度需求;灌溉泵房引入自来水与纯净水双水源,结合肥水一体化施肥系统,既能“按需灌溉”,又适配无菌培养、特定离子环境等精细研究——正是这套完备可靠的后端系统,让前端实验区域得以“各司其职、高效运转”。

  作为温室“核心战场”的A、B、C、D四区,每区均配备独立环境调控系统,湿帘降温、遮阳保温、通风、空调、灌溉等系统协同发力,可灵活模拟低温逆境、高温胁迫等环境,为研究提供“可控的自然条件”。其中,A、B区为常规控制区,温度可在20℃至30℃之间调节,湿度实时监测,是常规作物生长、中大规模实验群体筛选的“标准实验室”,可开展种质资源保存、群体性状初步鉴定等研究;C、D区则是更高精度的“科研特区”,温度可在25℃至35℃之间调节、湿度控制在50%至80%,目前已有油菜种质创新与育种、提质固氮与绿色制造、真菌与植物互作和害虫信息素生物合成等团队入驻,完成实验材料与场景布局,科研工作“火力全开”。

  值得关注的是,D区作为生物安全育种核心区域,专门承载前沿生物技术研究。588.5平方米的空间内,包含16间独立种植区和1间灭活区,其配备的四管制冷热水机组,可根据每个科研空间需求独立开启加热或制冷模式,不受季节限制;针对特定要求的作物,还配置专业造雾系统,能智能化精确调节环境湿度,整体类似室内人工气候室,可独立控制温湿度及光照。此外,该区还配备了飞蝶、激光、防太阳等全系列植物生长灯,支持对光照强度、周期和光谱的精准调控,为多样化科研课题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这不仅是一座温室,更是催生一流科研成果的‘沃土’。”湘湖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座集智慧化、精准化、安全化于一体的科研智能温室,将为科研人员开展前沿研究提供坚实支撑,推动实验室在生物育种、农业科技等领域持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