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俞楠 楼承天 通讯员 钱诗韵)近日,第34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在西安落下帷幕,4名萧山学子获得金牌,其中3名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北。
金牌前50名可以进入国家集训队,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赛事中,浙江省共有6名学子入选国家集训队,萧山中学则占了3席。其中,韩奕瑄和于景哲分别位列第7位和第8位,也是全省第一名和第二名。周毅晨则以全国第22名,全省第三的成绩进入国家集训队。
“其实结果出来还是挺惊喜的。”韩奕瑄告诉记者,比赛时还是比较紧张的。
说起自己选择生物竞赛的原因,韩奕瑄表示,其实最初只想着在竞赛的学习中多学一些知识,“当时觉得能把高中生物知识提前学完,就很‘赚’了。”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他逐渐被生物学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因为我们自己就是生物,研究自己我感觉比研究物理化学更有意思。”
有着些许遗憾的是,获得全国生物奥赛金牌的楼时宇以0.5分之差与国家集训队失之交臂。不过,他已迅速调整好状态,重新投入到高三的紧张复习中,全力弥补因备战竞赛而遗漏的知识点。
“刚在现场听到自己成绩时,我确实挺沮丧的。但好在父母、老师当时就在身边,及时给予了我安慰和鼓励,让我慢慢缓了过来。”楼时宇语气坚定,“现在心态已经调整好了,接下来会全力以赴学好高中知识,巩固数理化基础,不断提升自己。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未来一定能在清华北大的校园里,与其他三名同学再次相聚。”
“这次竞赛,学生们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萧山中学生物竞赛教练黄云光感慨道,学科奥赛,是一场持久战。
两年的学习中,不仅周末要加训,他们每天的在校时间比普通同学要长很多。披星戴月已经成了他们的日常。“我们每天7点左右到学校,我平时学到晚上10点左右,更努力的同学比如周毅晨会一直学习到晚上11点半。”楼时宇说。
备赛的经历不仅让他们积累了扎实的知识,更锤炼了心态。这次获得金牌的4名学生都是从初三升高中的暑假开始接触生物竞赛的,也都在高一第一次参加全省联赛中经历了失利,重新再战。“备赛中几乎每周都要考试,多的时候一天要考两次,有时候会连续考得特别好,有时候又会连续考得特别差,其实挺锤炼心态的。”韩奕瑄说。
心态其实是竞赛很重要的一点,黄云光也提到,“这一届学生,也是特别爱笑的一届。虽然一路走来很辛苦,但是平时见他们,总能看到脸上的笑容。这种乐观的性格非常重要,加上他们持之以恒的韧性,总能快速调整好状态。”
近年来,萧山中学各学科竞赛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生物学科。萧中生物竞赛团队立足学科优势和团队品牌,结合当下新高考升学特点,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已形成了稳定的培养方式,目前,已获得国际金牌1枚、全国金牌34枚、银牌11枚。彰显了强劲的育人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