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靳林杰
说起生病住院,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全家出动、轮流陪护”的画面。作为病人,养病之余还得担心会不会影响到家人的工作,而陪护者需要生活工作两头忙,从工位到病床的奔波让人疲惫不堪。
好消息是,当前萧山已经开始试点推进无陪护病房,提供“免陪照护”服务。病人住院后可以根据病情和自理能力,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由专业的护理员进行照护。而在费用上,相比原先自己请护工,费用还降了。
这样的服务,与今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一脉相承。事实上,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并把照护费用实实在在“打下去”,这是在为病人家属“松绑”。
这样的“松绑”,无疑是会受到欢迎的。从相关统计数据便可见一斑,6月份萧山医院有200余名病人选择了“免陪照护”服务。
“免陪照护”服务能火,或许是必然的。
在社会老龄化加剧和家庭日益小型化的当前,一旦家里有人生病住院,很多家庭都会在陪护方面力不从心。这样的无力感,一方面源于难以抽出时间陪护,另一方面则是缺乏相关照护经验。
在过去,当家属无暇照顾病人时,请个护工来陪护是社会共识。而如今从雇佣护工转向选择“免陪照护”服务,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更好的选择。首先,专业的护理员经过岗前培训和医院特训,相较于缺少专业培训的护工,更让病人家属放心。其次,如今的护理员收费服务有了统一标准,价格更合理,让人感到钱花得值得。再次,病人还可以选择“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等多种照护方案,可以根据个人病情按需选择,更为人性化了。
如此看来,不管哪一点拎出来比较,“免陪照护”服务都有明显优势。
不过,萧山试点推出“免陪照护”服务,不算什么新鲜事。早在此前,已有多地开始试点推出相应的服务,在网上一搜索,也能发现很多例子。一种模式能够铺开,有越来越多的地区愿意尝试,显然是因为其具有许多的优点。但推广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或许还得探索一套更接地气、更能击中萧山人内心的方案。
比如萧山人历来重视住院期间家人的陪伴,是否可以借此机会宣传下专业护理员的过人之处?是否可以让更多萧山人发自内心地去接受这项服务?
所以在当下,不妨先做好推广的文章。让“免陪照护”服务在萧山不仅仅是试点,而是能够成为一种取代一般护工的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最直接的推广方式还是应该在医院病房里,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专业护理员能够提供“让病人满意、让家人放心”的服务,进而在口口相传中,越来越多人在遇到住院情况时,优先考虑这项服务。
从试点来看,“免陪照护”服务应该能火,但如何火得更有底气,如何火得长长久久,还得相关部门和医院共同摸索出一套更完善的服务方案,助推该服务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