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萧山日报

萧山社区“空间主理人”理出新样式

日期:07-07
字号:
版面:第03版:深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组图:育才东苑用反哺资金开展民生项目

  空间主理人在给孩子们上四点半课堂

  孩子们在婴幼儿驿站进行活动

  ■记者 朱林飞   通讯员 古贝贝 沈一帆

  每天下午3点左右,城厢街道崇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就开始热闹起来。刚放完学的孩子们把书包一放,便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专心致志学起了书法、绘画、围棋等。这是社区引进空间主理人以来出现的常态化场景。

  如今,城厢街道的许多社区都在探索推广“社区空间主理人”模式,将闲置空间转化为文化艺术、生活美学等特色IP,并依托主理人运营收益形成“反哺资金”,实现居民、主理人与社区的双向奔赴。邻里邻居共享时光,楼上楼下笑意盈盈,当社区空间遇见“主理人时代”,每一方寸都在生长温暖与可能。

  社区引入空间主理人

  为居民提供多样化服务

  目前的崇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楼由原先的集体自行车库改造而来,面积近1000平方米。除社区工作人员办公外,其余场地均作为居民共享空间,开辟出了书房、书画室、众创空间、婴幼儿驿站等,共引入了6个空间主理人团队,服务内容包含书法、绘画、围棋、早教、少儿运动等。

  在二楼弥漫着浓郁书香的共享书房里,毕业于浙江大学且拥有留学经历的空间主理人唐老师与其团队成员,以60元一节的惠民价格开设了书法、绘画、围棋等课程,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目前有60多个小朋友在这里上课,从下午3点到晚上8点半,一周三次课,不用赶时间,也不用凑人数,小朋友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上课。“我们的孩子都在边上的崇化小学上学,放学了,就可以过来,不用家长接送。上完课,还可以在书吧里看书、做作业,氛围非常轻松,孩子们也喜欢。”

  在另一间20平方米的共享用房,毕业于中国美院书法国画系的徐轩和同为画家的合作伙伴刘莹共同经营着书画教学事业,目前已招收了百余名学生,后续还将扩大招生规模,致力于将这个智汇空间打造成充满活力的社区书画艺术课堂。

  他们还亲手制作了书画社的牌匾、木质的毛笔筒、亲手画了悬挂的灯笼,细节虽小,却展现出社区主理人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积极心态。他俩还表示,如果社区有便民服务方面的需求,他们将随叫随到,成为志愿者队伍中坚定可靠的一员。

  针对社区失业青年创业困难的问题,崇化社区首创“跨境电商直播产业孵化链”,引入空间主理人陈莹,以三段式赋能培训(理论+实训+直播)构建数字经济服务闭环,形成“培训—实操—就业”的良性循环。

  从以前的金融从业人员化身为如今的创业导师,陈莹凭借专业知识推动项目发展,形成“传帮带”的良好氛围。目前已开展6场集中培训,线上实操培训达200人次,期许帮助更多人解决就业难题。

  正是在她的指导下,今年大四的准毕业生Tina用一部手机敲开了跨境电商的大门,在社区“青创直播间”用英语向老外介绍各类充满中国元素的玩偶饰品、本子、笔、挂件等。“主理人在社区免费开了6节培训课,从选品逻辑到海外直播推流,手把手教会了我。”

  从党群服务中心出来,走几步便到了社区婴幼儿驿站,门外是彩色的小伢儿停车场、长了“眼睛”的花坛、投币的摇摇车,处处充满了童年的温馨。扑面而来。看到现在的五彩斑斓的“美学实践场域”,大家很难将其与曾经电动车乱停放、堆满了资料的社区办公用房联系起来。这个占地171.55平方米的婴幼儿成长驿站,被整齐划分成了体适能区、桌面益智游戏区、手绘涂鸦区等区域,摆满了孩子们喜爱的各种玩具用品。有多年婴幼儿早教从业经验的包思佳是崇化社区的居民,自荐成为这个驿站的主理人。

  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最优质的早教体验,包思佳特意邀请专业老师入驻驿站。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先进的双语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两种语言环境,为未来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开设一周三节早教课,一共25个孩子。30元一节的价格,对比起周边动辄几万的早教班,显得十分亲民。

  此外,驿站还制定了一套合理的畅玩收费策略。工作日期间,孩子们只需花费5元,就能在这个充满欢乐的天地里畅玩一整天;周末时,价格也仅为9.9元。这样的定价策略,既能有效地控制每日的客流量,保证服务质量,也能实现一定的盈利,为驿站的持续运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正如社区负责人说的一句话: “崇化社区,最大的魅力,在人。”非遗传承人、艺术合伙人、浙大团队、跨境主播团队……目前,已有6个社区主理人团队入驻社区空间之中,以自己的巧思与专业技能,为更多的居民们提供多样化的发展路径。

  主理人缴纳反哺资金

  用于开展公益民生项目

  近日,在育才东苑社区,一场关于社区治理的“化学反应”正在悄然发生。

  早在去年5月,育才东苑社区率先推出了“拼多多”课,居民只要出15元学费,就可以拼单上夜校的瑜伽课。慢慢地,当空间主理人的概念流行起来后,上瑜伽课的教练吴巧云成为社区最早的一批主理人

  如今,社区共引入16位空间主理人,其中5位“社团主理人”,以居民兴趣自发、免费带头活动为主,如健身操、越剧;9位“夜校主理人”,开出了丰富的夜校课程,通过“拼多多”模式让青年人就近享受优质文化生活;2位“社会组织主理人”,拓展社区功能,用专业服务满足儿童托管、感统训练的需求。

  不久前,社区召集主理人们开了一个座谈会,就规范化程序的完善、反哺资金的收取及使用作了说明。在街道统筹下,社区制定《社区空间主理人项目三方协议书》,以此明确主理人及社区的双方权责,并配套出台了主理人招募细则、评估细则、退出细则,实现有规则可依。

  另外,社区根据主理人的收入,按一定比例收取反哺资金,存放于社区社会组织账户。反哺资金按照公益创投的项目化模式,用于开展社区5个民生微服务项目。

  会上,各空间主理人对于缴纳反哺资金、用于居民服务的举措表示赞同。

  到目前,社区已收到反哺资金1.3万余元,预计全年可收取反哺资金超2万元。

  反哺资金通过公益创投模式转化为五大精准服务项目,覆盖社区全龄群体:如“银龄巧艺 时光慢作”项目,通过手工活动减缓老年人认知衰退、促进交流;“艺术疗愈”项目,旨在帮助退休人员减缓孤独、焦虑情绪;“午间八段锦”项目,主要为社区企业青年职工缓解压力;“厨娘工作室”项目,通过美食教学传达健康理念,实现邻里烹饪技艺分享,打破中老年人群与青年人群交流壁垒;“萌芽智乐园”早教育儿项目,专为0—3岁婴幼儿设计,为居民提供科学育儿亲子早教。

  5个项目的项目周期为4—9月份,预计各自通过10次以上的活动,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实现主理人反哺资金的有效利用。目前,各项目已分别开展4次及以上的活动,单次参与人数10人以上,吸引许多“新面孔”走进社区。

  对此,社区负责人表示:“每一分反哺资金都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我们要让这笔钱在循环中增值,让社区成为全龄共享的幸福家园,为萧山打造‘青年向往之城’‘全龄友好城区’注入新活力。”

  无独有偶。6月10日,东白马湖社区举办了一场社会组织微创投项目路演评审会,9个精心筹备的微创投项目轮番登台展示,内容覆盖文化传承、社区商业探索、青少年教育、儿童综合发展及社团活力提升等多个方面。

  这些微创投项目计划于6月至11月落地实施,支持资金也来自于社区空间主理人缴纳的反哺资金。

  记者手记

  去年7月,闻堰街道举行首批“社区空间主理人”项目评审会,8个单位主理人项目和4家个人主理人项目落地湘湖人家等6个社区。这也是全市首批“社区空间主理人”入驻社区,与社区共成长。

  何为“社区空间主理人”?主要是借助社区的公共空间,以专业机构或个人为主,坚持“公益+市场”的运作模式,开展亲子早教、体育健身、青少年教育、咖啡茶饮等服务品牌,满足社区居民需求。

  而今年,城厢街道在推广“社区空间主理人”机制时,又往前迈了一大步,提出通过迭代完善社区空间主理人机制,联动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商户企业等多元主体,形成“公益托底、低偿探索、运营反哺”的可持续共生模式。

  社区将闲置空间打造成文化艺术阵地,引入专业主理人进行市场化运营。主理人通过课程收费、活动运营实现收益,并拿出部分资金反哺社区公益服务,形成“以空间换服务、以服务促活力”的可持续路径。这种模式不再是简单的资源堆砌,而是通过空间激活、资金循环和主体协同,实现社区治理要素的深度融合,从而产生“1+1>2”的化学反应。

  以育才东苑社区为例,一年2万余元的反哺资金通过公益创投模式转化为五大精准服务项目,此举不仅构建起覆盖“一老一小”到青年群体的全龄友好服务网络,开创了“居民参与—服务创收—公益反哺”的社区治理新生态,更是打破了传统社区依赖财政拨款的单一路径,从而实现社区服务从“物理叠加”到“化学反应”的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