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萧山日报

信息港“两新”党建走出发展新路径

日期:07-07
字号:
版面:第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童潇潇  通讯员  金亚  俞佳园

  在信息港,各“两新”组织党旗飘扬别样红。

  产业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近年来,信息港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扩大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两新”力量不断汇聚,“两新”之为竞相涌现。

  基层党建工作如何提质效?

  “11411”行动多维度提升

  两新组织“两个覆盖”

  作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发展数字经济的主阵地之一,信息港“两新”群体数量庞大、业务多元、发展迅猛。如何推动党建工作精准发力、落地见效,激发新兴领域党建活力?

  近年来,信息港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以“e心向党”党建品牌为核心,秉持着“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的理念,将党的“红色脉络”不断向“两新”领域延伸,构建富有活力的“两新”组织党建发展新格局。

  随着高科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不断集聚,信息港积极探索“11411”党建工作模式,通过组建一支队伍、设立一个站点、划分4个产业链党小组、出台一个工作指引、深化一个品牌内涵,在持续扩大有形覆盖基础上强化有效覆盖,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精准发力、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信息港还通过全力建设青创产业社区,围绕“组织、治理、空间、服务、人才”五方面,打造一个“无界”的创新生态社区,使其成为开展“两新”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让所有在信息港工作、生活的两新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中享受无忧服务、实现无限创新、创造无限可能。

  产业链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大动脉”。信息港设立了四大产业链党小组,把“两新”组织“链接”在相关产业链上,通过产业链上的链主企业党组织带动链上企业,搭建一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流沟通的平台,以党建赋能破解产业链撮合不足的问题,切实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党建与业务如何深度融合?

  “助企陪跑员+党建指导员”

  发挥助企双核“驱动力”

  信息港辖区近八成企业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单个企业党员人数不足建不了支部”和“专职党务工作者紧缺,难以面面俱到”的双重困境。面对新经济、新业态和新人群,如何以高质量党建赋能营商环境,成为信息港“两新”党建的“必答题”。

  针对这一难题,信息港创新工作模式,延伸服务触角,创新推出了“助企陪跑员+党建指导员”相结合的“双轨并行”队伍,围绕战略、金融、产业、科研、载体、人才六大陪跑服务,出台了党建指导员工作指引,推进党建和产业发展共融共生,赋能“两新”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发展。

  简单而言,就是原本的助企陪跑员同时被赋予了党建指导员这一身份,在服务企业中融入“两新”党建工作,通过“双带双促”扩大工作覆盖,“一对一”下沉企业,一边带着企业抓业务,一边带着企业搞党建,助力企业实现“轻装快跑”。

  主动“搭平台”、积极“送资源”,党建指导员的工作越来越忙碌,信息港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好。以一家专注于智慧安防和AI机器人的企业为例,党建指导员积极开展金融陪跑工作,助力其在今年4月获得了开发区产业基金旗下萧金泽瑞基金的战略投资,并成功上榜杭州市“准独角兽”企业。“党建指导员既是政策‘解说员’,更是资源‘链接器’,助力我们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让我们技术型团队专注于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企业相关负责人坦言。

  同样受益的还有一家移动储能电源研发领域的高新企业,在信息港党建指导员的科研陪跑下,企业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达成深度合作,共建“移动储能技术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提升了研发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目前,该企业已在移动储能电源研发领域积淀多年,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称号。

  当红色脉络穿透产业链条,当组织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信息港正以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实践,勾勒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两新”党建发展新路径。下阶段,信息港将进一步发挥“红色引擎”作用,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生态优化,深化“党建+产业链”融合机制,有效带动辖区内产业链形成“握指成拳”的强大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