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萧山日报

乡村开新店,需要潮流机遇双向加持

日期:05-20
字号:
版面:第03版: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社会评论员  蒋小祺

  日前,益农镇新开了一家装修文艺的茶饮店,名字叫“榕嫲食研”,店主是刚刚大学毕业的青年创业者俞孟菲。

  “榕嫲食研”走的是茶饮体验和中医药食养文化结合的路子,客人可以先通过小程序测试,然后再在8种不同体质方案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茶饮。除了有乌梅三豆饮、赤小豆薏米饮等中药茶饮,店里还售卖茶包、糕点、软糖、粽子、月饼等。刚开业几天,就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光顾。

  作为一名益农青年,俞孟菲能回到家乡开一家“梦中情店”,是需要潮流与机遇的双重推动的。

  当代都市生活的年轻人,面对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也变得浮躁,熬夜的频次也居高不下。因为不能与现实压力和解,就只能先与身体达成一个小小的和解。于是,赤小豆薏米茶、玉竹麦冬茶、紫苏薄荷饮等中式茶饮就成了“脆皮”年轻人的“仙药”。先不管是否对症,一日来上一包,“压压惊”。

  其实,身为国人,多多少少对老底子中医药文化有一些粗浅认知,中药茶饮的流行正是这届年轻人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在完成《黄帝内经》“上医治未病”的倡导。这或许就是一场悄然发生的中医药文化觉醒。

  这种养生系茶饮店能在萧山东片的益农落地开花,说明乡村并不在潮流之外。相反,一些创业的特殊条件,只有乡村这个背景板才能匹配。

  比如2024年6月,宁波准00后姑娘朱芷怡,在东钱湖镇城杨村租了80平方米的店面,开了一家名叫e la vita(意大利语,意为“这就是生活”)的窑炉面包店。这种面包需要搭建窑炉,用柴火烤制,只有乡村能满足这个条件。目前,面包店一天能卖出三四百个,平时线上和周末线下生意都很不错。

  所以说,在乡村或乡镇创业,最好能找到最佳契合点,既能发挥乡村环境的长处,也能让创业者多一些自由发挥的项目。

  除了时代的潮流外,乡村振兴的机遇也是不可缺的。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诸多乡村焕发新颜,乡村经济也日益向好,回乡创业年轻人也在不断增加。这股年轻人创业的浪潮力量不可忽视,不仅会为乡村注入活力,还能通过创新的业态和新颖的商业模式,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鲶鱼”。

  青年返乡创业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他们吃住在父母家中,通勤距离短,社群人脉丰富,创业压力会相对小很多。而且青年对社交平台工具适应度高,他们可以通过短视频慢慢出圈,不断拓宽线上客户。乡村这个经营地点也不会对他们造成束缚。

  此外,青年返乡创业还能获得一些属地政策支持。比如“榕嫲食研”入选了益农镇大学生创业联盟会员单位,可以获得益农对大学生创业的全方位支持,比如场地租金补贴、银行金融贷款、项目培育助力等。

  我们相信,当潮流与机遇恰如其分地叠加后,乡村经济一定能绽放出更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