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萧山日报

沙地萝卜

日期:05-19
字号:
版面:第08版: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南阳初级中学702班 龙淑颖

  钱塘江潮水退去后,萧山的沙地上总会冒出一簇簇青翠的缨子。老人们说,那是沙地萝卜在呼吸,像婴儿攥紧的拳头,把整个冬天的霜雪都揉碎了。

  清明前后,父亲总要赶在潮汛前下种。他弓着腰,将萝卜籽一粒粒按进湿润的沙土里,仿佛埋下一串无声的密码。沙土是松软的,底下却藏着看不见的盐碱,只有这种皮薄肉嫩的萝卜能在咸涩里开出甜的花。潮涨潮落间,咸水在沙层里穿梭,把萝卜的筋脉洗得透亮,咬开是玉色的脆爽,带着大海的呼吸。

  记得小时候,奶奶总在霜降后腌萝卜干。她握着竹刀削去萝卜缨子,那些青翠的生命便在她布满沟壑的手掌间褪成淡黄。腌菜坛子里的盐是祖传的粗粒海盐,压得萝卜慢慢渗出蜜色的汁水,像把整个秋天的阳光都收拢来。除夕的餐桌上,父亲总会夹起一筷子萝卜干,就着老酒说:“这咸鲜味,比钱塘江的潮水还长。”

  如今,推土机碾过的地方,连最倔强的萝卜都抬不起头。去年冬天,我在超市的冷藏柜里看见袋装的“萧山沙地萝卜”,塑料膜封住的脆生里,总少了点潮水涨落的呼吸。直到遇见阿婆在小区角落种花,她挖来的居然是沙土。我问她哪来的土,她笑说:“老底子人哪能离开沙土?萝卜种不活,心里就空落落的。”

  那天,我接过她送的萝卜籽,忽然就明白:这些埋在沙土里的种子,早被潮水腌成了另一种乡愁。它们不惧怕推土机的轰鸣,因为真正的传承不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而在那些依然相信土地会说话的人心里——就像萝卜缨子总会破土而出,在某个不经意的清晨,把咸涩的沙地染成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