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佳佳 通讯员 楼颖
一池清水、一批小船、一群富有创造力的学生……这就是信息港小学第五届科技节活动现场。5月13日,学校专门搭建了一个5.5*10米的特制水池,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展现科技创新能力的大舞台。在这里,纸船能变身“大力士”,塑料瓶成为“动力舱”,废旧材料经过同学们的巧手改造,都焕发出了科技的光芒。
拼搭指尖“星辰大海”,举办小船模型展
在科技节预热阶段,一场充满创意的小船模型展率先拉开帷幕。走廊里,一艘艘由学生拼搭的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模型整齐陈列,甲板、雷达、升降台等细节栩栩如生。
引人注目的是,每艘模型船旁还配有学生自制的介绍海报,不仅标注了舰船的结构特点,还附上了设计思路和功能说明。
“这些可不只是模型,更是孩子们动手搭建的科技梦想。它们承载的是孩子们对大国重器的向往和对科学世界的无限想象。”科学老师在一旁介绍道。
从拼搭到展示,同学们用双手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航海世界”,开阔了思维,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让科技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变废为宝造“载人小船”,开启水上争霸赛
如果说模型展是静态的科技展示,那么水上竞技就是动态的实践考验。学校特制的水池成了学生们的“科创擂台”,一场场“小船争霸赛”在这里激烈展开。
一二年级的学生手持直径20厘米的圆形纸,快速折叠出各种各样的纸船,然后将金属垫圈逐个放上,创造出了一个个“承重奇迹”。这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原理的探索兴趣。
三四年级的学生带来了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动力小船:有的用塑料瓶做船体,有的用泡沫板搭建船身。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小船们或直线前进,或灵活偏转,展现出了学生们的创意与智慧。
科技节的最高潮当属惊险刺激的载人小船接力赛。五六年级的学生驾驶着自制“巨舰”亮相,四人小组分工明确,两人划桨前进,两人在交接点等待接力。当一艘艘自制小船稳稳驶向终点时,水面倒映的不仅是孩子们的笑脸,更是“敢想敢做、奋力拼搏”的精神面貌。
“别小看这些朴素的载人小船,它的设计不仅需要计算浮力,还要考虑平衡和动力,孩子们在一次次尝试中不断改进才换来此次比赛的成功,这是真正的学习,这也是我们学校开展项目化学习的目的。”活动负责人邵荧荧老师表示。
从模型拼搭到水上竞技,从个人创意到团队协作,信息港小学的科技节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堂生动的科创实践课。学生们在反复计算中触摸科学的脉搏,在动手实践中丈量梦想的维度。这或许是此次科技节带给学生们最深刻的启发——真正的科技创新,永远始于那个敢想敢造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