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9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6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老专家“把脉问诊”
云和助农解困开出“共富良方”
本报记者 王杭晨 通讯员 蓝钊艺
10月29日,丽水市云和县立足本地特色农产品种植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组织“双百(百名老科技专家联百村)”老科技专家下乡“把脉问诊”,开出“共富良方”。
实地技术指导“传帮带”
云和县浮云街道上岗山甜橘柚基地已产出2年,规模达140余亩,年产量约150吨。但目前出产的甜橘柚品相不好、产量不高,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较弱,经济效益不理想。
该县水果种植专家林通章赴上岗山甜橘柚基地对甜橘柚的生长环境进行考察,在仔细鉴别后初步确定品相、产量不佳的原因,并示范种植采摘技术,就基地
解决发展难题“用巧力”
2023年,安溪畲族乡黄处村利用村集体流转的20亩闲置土地,种植7万株兼具经济和观赏价值的金丝皇菊,干黄菊产业成为村集体增收的重要支撑。由于缺乏专业种植和烘干技术支持,产品售价和销量均不高,在助力村集体增收上未见明显成效。云和县经济林发展专家刘建灵现场考察黄处村金丝皇菊种植地,指导菊农规模种植技术,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为规范、科学的种植方法,同时提供病虫害防范技术,确保金丝黄菊品质和品相能够得到一定提升。
精准施策制定“最优解”
目前,石塘镇竹子坪村200余户农户参与雪梨种植,目前已完成规模化种植6万余株,预计3年后陆续出产。但村内多数农户为新梨农,缺少雪梨种植经验,缺乏病虫害防治、果树定型、授粉技术、疏果套袋、施肥施药等种植管护技术。云和县“双百”专家吴爱莲、丽水市直“双百”专家潘芝梅赴竹子平村现场考察,对云和雪梨的拉枝、施肥技术进行指导,并建议发挥雪梨树枝生长的垂直优势与顶端优势,为来年雪梨的收成做好技术准备。通过老专家们的指导,新梨农吃下定心丸,对来年收成充满希望。
“双百”活动是丽水发挥老科技专家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品牌”。近年来,云和县在县域范围内联系一批具有专业特长的老科技专家,持续开展科技下乡服务,打通科技兴农“最后一公里”,切切实实地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建言献策、出谋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