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9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7版:浙里养       上一篇    下一篇

前线生涯

  我从小就有当兵的梦想。

  1950年3月,解放军20军青训班到上海青浦招兵,初中还未毕业的我立马报了名。

  在青训班的日子里,没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经常跨省移防,学习条件十分艰苦,连椅子都没有,只能用背包当椅子。寒冬的夜晚,辽宁的气温降至零下40℃,冷得无法入睡。

  1951年2月,上完最后一节课,我等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终于能上前线了!

  当时,女兵一般会被分到后勤部队,只有当卫生员才能上前线。为此,我选择当卫生员。

  给我们的学习时间很短,经过日夜学习,我最终通过考核,踏上了抗美援朝之路。当时,我是瞒着家人自己决定要去参军,家人直到收到政府发的军属证明才知道我已经在路上了。后来,我在前线收到父亲的来信,信中遒劲有力地写着:为祖国争光。

  行军之路非常不易。枪林弹雨下,敌军的飞机24小时在空中盘旋,为了不丢掉性命,神经一直紧绷着。一次,在翻过两座山的相连处时,我们的脚下就是万丈深渊,头顶上是结冰的瀑布。累的时候,我就想红军长征的故事,红军的精神指引着我,坚持不懈地向前进。

  第二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南下休整,我被分配到辽宁省通化市,系统性学习抢救、急救、药理等卫生知识。

  1951年9月,学习半年后,我跟随队伍再次进入朝鲜,成为团里唯一的女兵,和防御队员一起救治伤员。我负责发药工作,到了晚上不能亮灯,长此以往,练就了在黑暗中准确发药的本领。

  1952年10月,我跟随部队秘密回国。

  我与丈夫项保来在战场上相识,于1969年领证结婚后,至今已携手度过55年。如今,我家的大门上还贴着金灿灿的“光荣之家”牌子。

  周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