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9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1版: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宁波一门出八贤 九旬老人忆往事

  本报记者 夏凌 通讯员 陈武耀

  7月1日对于宁波95岁离休干部郑挥来说,是最重要的日子。上个世纪40年代,他家先后有8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上海早期的抗日救亡进步刊物《海藻文艺丛刊》,便是这家人创办的。

  昨日,有着74年党龄的郑挥思亲之情愈浓。“8个人如今只剩我一个,我特别想念他们,也想念我们当年一起革命的经历。”郑挥感叹。面对记者采访,郑挥记忆中一段尘封80多年的往事再次重现。

  上海同德里创办进步刊物

  郑挥儿时家境优渥,父亲是上海一家印刷馆的经理,他上头还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1940年下半年,上海处于被日寇侵占的“孤岛”时期,时年18岁、早已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大哥,在父亲的全力支持下,创办了抗日救亡进步刊物《海藻文艺丛刊》。

  社址就在当时的法租界福煦路同德里17号郑家。那一年,郑挥年仅10岁,还唤作原名“郑济侨”。

  “刊物由父亲提供资助,当时22岁的大姐、14岁的二姐、12岁的二哥和10岁的我做帮手,一起承担刊物的出版发行重任,写稿、编辑、印刷、发行,什么活都干,可谓全家合力办刊。”郑挥笑着说,自己因此成了一名小小的“卖报员”。虽然辛苦,但一家人能聚在一起做事,现在想来十分幸福。

  《海藻文艺丛刊》一共发行了5期。第一辑为“生的呐喊”,于1941年2月15日通过上海亚美书社发行。短小精干的作品以及文艺报道立刻吸引和争取了一大批青年读者。

  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里,丛刊如同黑夜里孤岛上的一颗闪亮星星,照亮了孤岛青年的心,团结了一批进步作家和知识青年。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给刊物投稿,丛刊又出了“夜行军”“被蛀蚀的生命”“红风灯”等四辑。 详见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