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9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10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天天吃钙片却还是缺钙
保养“秘籍”竟是骨质疏松元凶
通讯员 应晓燕 本报记者 戴虹红
家住杭州的刘女士年近50岁,皮肤白皙,保养得体。旁人经常向她讨教美颜秘方,刘女士总是自豪地分享经验——防晒。殊不知,她的这一保养“秘籍”,却暗藏危机。
近日,刘女士由女儿陪同来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原来,最近刘女士经常感觉腰酸腿痛,跳广场舞都没劲,有几次腿一软,差点摔倒。她在上网查了半天,怀疑自己是骨质疏松,但明明天天吃钙片,怎么可能会缺钙?
接诊的傅妤医生看着白皙的刘女士询问:“你平时太阳晒得多吗?”
“我很少晒太阳,冬天晴天出门也抹防晒霜,随身还带防晒伞。”刘女士回答。
此时,傅妤心里大概有了答案。检查结果显示,刘女士的骨密度数值为-1.4至-1.8,而通常情况下,骨密度正常值在-1至+1区间。傅妤告诉刘女士,她现在是骨量减少,再发展下去就是骨质疏松,所以光补钙不够,还得补足维生素D。刘女士没有其它基础疾病,因此医生建议其主动增加日光照射,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D制剂。
该院内分泌科副主任王晓丽介绍,人体维生素D主要依靠皮肤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合成内源性的维生素D3。另一来源是食物,包括动物来源的维生素D3,如深海鱼类、奶酪,以及植物来源的维生素D2,如充分日照的菌菇。D2与D3统称为维生素D,均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的羟基化才能发挥活性。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变化,特别是户外、强体力性质工作的减少,维生素D缺乏已是全球化的健康问题。
王晓丽表示,东方女性往往对“一白遮百丑”的观点有执念,出门常是各类“防晒神器”从头到脚全面覆盖,四季如常。另外,中国人以米面、蔬菜为主的饮食结构也是导致维生素D缺乏的重要原因,且内陆地区较缺乏深海鱼类的供给;东亚人种乳糖不耐受的情况相对普遍,所以奶酪等乳制品的日常摄入量也明显不足。
王晓丽提醒,如果存在维生素D缺乏,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如食用海鱼、乳制品、维生素D强化食品;增加日照时间,户外活动每日平均1-2小时;必要时口服维生素D制剂或肌肉注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