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2版:浙里养       上一篇    下一篇

链接资源 精准配送

记者随“孝老侠”高温助餐

  本报记者 陶悦清

  通讯员 戴孟裕 张芸

  这两天,杭州持续高温,多次超过40℃,冲上全国高温榜。地表温度就更高了,有时将近60℃,走在马路上甚至有“烫脚”的感觉。

  不惧高温,杭州市西湖区有群“孝老侠”依然奔跑在路上。他们是西湖区的老年助餐员们,烈日下穿梭,只为老人足不出户在家吃上一口暖心饭。

  8月2日,本报记者跟随西湖“孝老侠”为老人送餐,体验热辣滚烫的助老一日。

  冰袖凉脖速干衣 防晒“武装到牙齿”

  早上9时50分,记者和“孝老侠”约在西湖区乐时坊老年食堂碰头。距离中午堂食还有一段时间,大堂内,新鲜出炉的外送盒饭已经整齐地码放在桌上,堆起高高的小山。

  “今天共有70多位老人订餐,小哥来之前,要抓紧做好准备工作。”说话的周阿姨负责“出厂登记”,每一份盒饭上由她逐一标记老人姓名,方便小哥即取即走。

  5分钟后,“孝老侠”们如约而至。“走!”小哥廖方正向我挥了挥手,示意我赶紧跟他一起奔赴“前线”。“今天要给22位老人送餐,按照公司规定,1个半小时内必须全部送达。”他话音刚落,我不由得紧张了起来,加快速度把盒饭装进送餐车后座的保温箱。

  “没穿防晒衣?”廖方正向我投来关切的目光。“这几天日头很毒的,我特意在公司制服里面套了一身速干服,俩胳膊还得再加一副冰袖。” 他向我展示近乎“天衣无缝”的防晒装备。

  果不其然,车子刚驶出食堂,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明晃晃的日头打下来,身上没一处躲得过烈日“烧烤”。我心里暗暗叫苦:哎呀,太大意了。

  飞驰送餐路 暖心“插曲”多

  廖方正去年底加入西湖区“孝老侠”助餐队伍,负责西溪街道辖区高龄老人的送餐工作。这半年多里,20多位老人的送餐路线,他一日一日用脚步丈量,早就在心中刻成了“地图”。

  10时04分,抵达第一站溪畔花园。车越往小区里走,知了声震天。廖方正把电瓶车熟练地停在单元楼下,取出两份盒饭就冲上楼。“1、2、3……”每层17步台阶,我们一鼓作气上了5楼。我的额头瞬间冒出细密的汗珠,热汗糊了一脸。

  “余爷爷,送饭来咯。”廖方正扣响防盗门,门内传来老人的回应,却迟迟等不见身影。3分钟过去,门终于打开。“对不起,在上厕所,让你们久等了。”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我用余光看了看廖方正,与上楼时的急促完全不同,他耐心地冲老人一笑,“没事,慢慢走,我们等一等没什么的。”

  10时18分,德雅公寓,又一个5楼。93岁的钱德兴住在这里。这段时间,老人腿脚受伤,膝盖处包着绷带,走路全靠一根拐杖撑着。可门一开,听见熟悉的声音,钱德兴立刻从房间出来,笑眼看向廖方正的手臂,连连夸赞:“小廖真的太好了,每次来送饭,都把我家的垃圾带走。上回电话机掉线了,他还专门留下来帮我修……”离开时,像往常一样,廖方正默默提走了老人家门口的两袋垃圾。

  市场链接公益

  爱意持续涌动

  上午11时20分,世贸丽晶城初阳苑,由廖方正护送的最后一份老人餐即将送达。刚进单元楼,沈明珠奶奶已经等候在一楼电梯口,“小廖,不用上楼了,我特意在这等你呢。”接过盒饭,沈奶奶有些心疼地看向廖方正。

  “每次为老人送餐,其实也给自己的心里增添了许多温暖。”廖方正猛灌几口水,脸颊一片潮红。

  如何把这份涌动在助餐路上的爱延续下去?同行的西湖区养老专干告诉我,西湖区民政局在建好老年食堂的基础上,十分关注特殊、重点老年人的送餐服务,去年9月起创新“公益+市场”的送餐服务模式,将杭州市全城通助餐服务平台与 “饿了么”物流配送系统进行链接,并在街道试点,由五星级“饿了么”骑手上门为老人送餐,配送效率极大提升。西湖区已在部分街道试点实施,下一步还将向全区各城区街道积极推广这一模式,为老人打造 “舌尖上的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