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15版:浙里养俱乐部 上一篇 下一篇
梅子黄 杨梅红
今年端午节期间正式入梅,雨也开始多起来。
特喜欢有“贺梅子”之称的宋代词人贺铸的《青玉案 横塘路》。“试问闲愁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梅子到底是我们江南的哪种水果呢?小时候一直以为是金黄的杏子。我们倒不是特别喜欢吃杏肉,倒是特稀罕那杏籽。那时候的小女孩好像都会收藏一袋杏籽,也会编出许多游戏。现在的杏仁,经过加工,倒成了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坚果了。
那日读到南宋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才突然发现,梅子和杏子居然不是同一种水果。我们老话的杏倒是叫作梅的。杏子是黄的,青梅是青的,看来我还是偏向于这黄梅应该是我们江南的杏子吧。
在我看来,杨梅才是真真正正的梅雨季节最应季的水果。杨梅很难保存,很容易长虫坏掉,即使在树上,杨梅也怕连续几天下雨,成熟的杨梅就会自动脱落,地上密密麻麻的满是残红,即便残存在树上也会有很多烂掉。“雨多杨梅烂,青筐满山市。”等太阳出来,暴晒一两天,得抓紧采摘。采摘杨梅是很辛苦的,闷热不说,蚊子、苍蝇,还有些不知名的小虫子经常会偷袭。杨梅成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果期又如此的短,所以显得弥足珍贵。也因为在闷热难耐的梅雨季节里,因为有了杨梅,才多了份期盼,多了份美好。
“窗前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读着这首范成大的小诗,我忽然也感慨万千。过几天,树上的杨梅也将销声匿迹,江南的三伏天也就应候而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自然都应时应季,用美味馈赠给我们,而我们人类是否也得惜时惜福呢? 楼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