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10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熬夜熬到嘴歪眼斜
面部神经冬季累不得冷不得
本报记者 林乐雨 通讯员 张弛
钱阿姨自退休后,每天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有时甚至会和朋友熬夜玩到后半夜。不久前,钱阿姨突然感觉面部疼痛,由于症状较轻微,她没放在心上。然而,一次熬到深夜,她照镜子时发现自己嘴歪眼斜,头一偏口水就往外流,她赶忙来到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针灸科。接诊的刘承浩主任检查后,排除脑血管等疾病,确诊其为周围性面瘫。
刘承浩表示,最近气温较低,不少老年人疲劳后抵抗力下降,一吹冷风就容易诱发这一疾病。随后,医生采用西医方法抗炎、消水肿、营养神经,中医针灸予以祛风、散寒、通络。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段时间后,钱阿姨的病情得到缓解。
刘承浩介绍,周围性面瘫又称贝尔氏麻痹或面神经炎,是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面部表情肌瘫痪,多由受寒、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综合因素引起。常见症状为口眼歪斜,无法完成一侧面部的抬眉、闭眼、鼓腮等表情动作。这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变,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冬季发病率会明显增加。当人精神压力大、劳累过度、休息不足等导致抵抗力下降,再遇到冬季头面部吹风受寒,更易诱发此病。
刘承浩提醒,面瘫早期发病有些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如有眼皮耷拉感,说话吐字不清,有些患者早期先出现耳后部的疼痛,过两三天才出现面部症状。一旦发现得了面瘫,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避免神经进一步损伤。医生表示,预防周围性面瘫,应做到规律作息,避免过劳,尤其不要熬夜,寒冷时节要保护好头面部,清晨和夜间特别注意避风,洗头后及时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