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11版:养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气温骤降易造成血糖升高
少苦配多酸有助冬季控糖
寒意会刺激交感神经,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容易造成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更易在秋冬季爆发或加重,糖尿病患者此时节尤其要做好自我防护。
中医分三型调理
糖尿病明显症状是口干,中医抓住津液流失这一特征,把糖尿病称作“消渴”。中医一般将糖尿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
上消病位主要在心、肺,一般表现为口渴喜饮、喉咙干热、嘴唇干燥,饮水后仍口干;小便多、颜色发黄;食量变化不明显。
中消病位主要在脾、胃,吃得多但饿得快是最明显的表现,还伴随口干喜饮的情况。此外,还表现为小便频多、大便干结、头晕目眩、形体消瘦、舌红苔黄等。
下消病位主要在肝、肾,表现为小便频繁且量多;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
防治重点生津护阴
无论哪种类型,生津护阴都是有效防治手段。中医认为,酸可生津,苦能坚阴。因此,苦和酸搭配,有助使病情趋于稳定。
不过苦的茶饮、食物多偏寒性,冬季天寒萧瑟,脾胃功能不佳的人群不宜多食苦味食物,但酸性的山楂和酸梅汤等可适当选择。建议糖尿病患者可少苦配多酸,达到饮食控糖的目的。
食疗补充固然是生津的常用方法,还有两个方法效果也很不错。
一些人在锻炼后会出现唾液分泌增多的情况,这时要内吞唾液。现代医学证实,唾液中的淀粉酶还可促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有助消化吸收;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唾液中的黏蛋白可保护胃黏膜,还能增加胃黏膜抗腐蚀性。
另一个生津方法是吃饭时细嚼慢咽。一般来说,吃一口饭至少需要咀嚼36下,这时嘴里会产生大量津液,然后再慢慢顺着食物吞下。
运动以慢为主
作为控糖的有效手段之一,运动必不可少。此时节,糖尿病患者除了在心神上要平和安宁,在行为上也要以“慢”为主。
建议选择不太激烈的运动方式,时间最好选择进餐后1小时,此时是血糖较高的时候,锻炼降糖效果会事半功倍。若选择早晨锻炼,注意要在锻炼前进食,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
秋冬季节属于阳消阴长阶段,出汗太多易伤阳,而人体血液、津液在体内运行循环都需要阳气为之输布运行,一旦阳气耗损,就会导致湿邪过重。以走路为例,建议每次30-60分钟,一般慢速行走以每分钟60-70步为宜,中速行走每分钟80-90步,快速行走为每分钟110-120步。速度应按个人体力而定,不要刻意追求运动时间。
天气较冷,刚出门时难以很快适应室外温度,所以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结束时也应做些放松调整活动,逐渐从锻炼的兴奋状态回到静息状态。 据广东中医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