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1版: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踊跃参加 积极投稿
把作品当成送给长辈的孝礼
本报讯(见习记者 赵培希 张文利)“妈妈总是和我‘捉迷藏’,她不在厨房,不在书房,不在卧房……爸爸告诉我,妈妈在病房照顾小宝贝呢。可我难道就不是妈妈的宝贝吗?妈妈说,她的爸爸和爷爷也都是医生,这个职业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开始慢慢懂得:妈妈爱我的方式不是陪伴,而是现身说法告诉我,什么是责任。”
这段童真文字摘自“讲家风故事 行重阳孝礼”主题创作征集大赛的潮新闻App投稿,作者是杭州市钱江新城实验小学604班的陆元熙。这篇作品吸引了诸多评论,一则IP显示为北京的用户如此留言:“医者仁心,家风传承。通过言传身教,做比说更重要。”
10月10日起,由浙江省关工委和浙江老年报联合主办,浙江省福利彩票管理中心独家协办的征稿大赛正式启动,邀请全省小学生讲述家风故事、晾晒家训财富。网友纷纷表示,在重阳节来临之际,让小学生们创作家风家训作品,从小感悟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帮助孩子树立孝亲敬老的家庭观,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基础,这样的作品就是孩子们送给家中长辈的一份重阳孝礼。
大赛“集结令”发出4天,收到不少投稿,字里行间,是满满的孝心与正能量。从投稿内容看,孩子们理解的家风家训极具时代味浙江味:有家长在部队工作,出差个把月是常态,孩子认识到“就像爸爸保护大家一样,我也要守护我们的小家”;有爸爸是歌唱演员,在亲子同台演出后,孩子认识到“我也可以和爸爸一样,用歌声向他人传递幸福”……
记者联系上投稿小作者之一、衢州江山市实验小学207班祝翰飞的妈妈。她说,看了孩子的文章,才发现自己灯下夜读的日常点滴都被儿子记在心里,“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家长拿起书本,孩子自然也会爱上阅读和写作。”这位母亲如是说。
各地不少学校把参赛作为德育课堂的有效延申,杭州市萧山区湘湖未来学校就在全校范围鼓励孩子们踊跃创作。“传承家风要践行,也需动脑。”该校叶翠微校长认为,参赛可以让孩子思考、梳理、提炼,无论获奖与否,思维辨证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将“爱我家国”更好地行在日常、举在细微。
征稿持续进行,欢迎小学生们“潮”上亮风采,也请广大网友积极为孩子的精彩创作留言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