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3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大学教授卖房遇骗
银发经济法律服务中心成立
大学教授卖房遇骗
银发经济法律服务中心成立
本报讯(和柯旭)在康养机构,护工给老人打胰岛素导致送医救治,是否算医疗事故?银发时代,新类型涉老案件纠纷层出不穷。1月10日, 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成立银发经济法律服务中心,举办银发经济法律服务交流研讨会。
“前段时间,我们遇到一起案例,浙江一高校教授在房产交易中被连环合同设计导致受骗。”银发经济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吕继雷介绍:这位教授在销售房屋时,企业声称没有首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先抵押的形式进行融资,再来购买房屋。之后两个企业互相勾连,在一系列的合同设计之下,教授没有拿到钱,就已经失去了房屋产权,得知受骗之后再去公安报案。然而,在合法的合同设计之下,很难定性是否有违法行为。
律师们表示,目前关于老年人的骗局不断升级,相较于此前的电信诈骗,“消费优惠券”、“中奖需填写信息”等套路已经不再罕见,手段已逐渐转向高智人群,比如通过一系列的合同设计,很多老人不知不觉走入了受骗的陷阱中。
此外,比较复杂也是相对难以维权的还有老年人康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老年人有需求的情况下,护工帮他打胰岛素,但是这一针就出了问题,老年人无法良好吸收产生问题送进医院,这是否算作医疗事故?同样,老年人自己打针出现问题,康养机构中是否就不用负责?”研讨会上,浙江佑仁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馨瑶分享一省外案例。
六和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投入律师力量学习和研究最新的有关老年人的法律新规,也是为了尽可能避免相关的隐患纠纷,让老年人在康养过程中有法可依。
未来,这个银发经济法律服务中心将通过与政府和相关部门合作,整合律所、养老企业与组织,对银发经济中的问题进行全覆盖把握,搭建高质量、多元化的法律服务平台。比如,开展公益法律讲座、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务方案等方式,探索高品质法律服务模式,为银发政策制定、银发经济企业及银发群体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