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6版:“双先”·浙江       上一篇    下一篇

“乌石”变“乌金” “银雁返乡”践初心

  张威平,男,中共党员,1960年5月出生,2020年5月退休。1995年底,他结束广东的生意,回到乌石村担任党支部书记。2008年他进入尖山镇政府干部队伍,并兼任乌石村党支部书记。退休后回到乌石村重新挑起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重担。

  本报记者 包勇 通讯员 陈琳

  青山环绕,梯田层层,雾气弥漫……冬日,从杭州乘车一路南下,大约两小时车程到达金华市磐安县尖山镇乌石村,便能看到这样一幅自然景致。

  早些年,这里是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但如今,却是磐安县“首富村”。这背后,离不开一个人——乌石村党支部书记张威平,20余年来,他带领村民蹚出一条具有乌石特色的农旅致富路。

  保护古民居历史风貌、修通村公路、硬化拓宽环村道路……乌石村的旧村改造,让乡村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也为后来发展文旅产业保护了资源、打开了通道。

  2005年,张威平带领村里开发农家乐,谁都不曾想到,当时采挖乌石建房的无奈之举,成了村子招揽游客特色所在,乌石村凭借特色旅游资源、舒适气候条件、经济实惠的价格,迅速“出圈”。

  2006年初,乌石村被评为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成了“千万工程”的“千分之一”,张威平信心倍增、干劲十足,他一次次带领村干部到上海、杭州等地宣传农家乐,走访一家家旅行社,送出一万多份宣传画册,先后与4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随着银发经济兴起,乌石村民宿环境与服务也与时俱进,设计不同类型适老化室内环境,开通保健步行道、自行车道、绿廊等慢速交通道,开发乌石农庄、豆腐工坊、小巷酒馆等各式新业态,不断丰富银发旅游供给,更好满足中老年旅游需求。

  截至目前,全村有农家乐200余家、床位4200余张,分别是2006年的8倍、11倍;年均接待游客8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亿元,是2006年的16倍、25倍。

  更可喜的是,80%乌石村民吃上“旅游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8万元,2023年,乌石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80万元,成为磐安县“首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