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10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上岗”老年学院成关键心药
退休教师重拾自信与快乐
本报讯(记者 林乐雨)赵阿姨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已有半年,但她自己也想不明白,一直憧憬的退休生活,为什么成了一团糟的状况。
退休前,虽忙忙碌碌,但每天都乐呵呵的。如今突然闲下来,总有失落感涌上心头。由此,赵阿姨将生活重心放在女儿身上。“说话语气不好”“婚姻大事不上心”……赵阿姨反复念叨女儿,两人关系越发紧张。
更糟糕的是,赵阿姨开始觉得胸闷、心慌,到医院检查,却显示各项身体指标都正常。
“估计是心病。”在朋友提醒下,赵阿姨的女儿陪妈妈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诊的老年精神科副主任医师迟淑梅诊断,赵阿姨患上了退休综合征。
恢复规律作息,最好能重新找份“工作”,药物治疗之外,迟淑梅开出一剂“心药”。
不久后,在街道帮助下,赵阿姨到社区老年学院做起公益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家庭关系恢复往日和谐。
“退休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迟淑梅说。退休前后,人通常会经历3个时期的心理变化:退休前期待期,退休后的调整期和适应期。多数人经过一段时间调整,会重新找到人生定位和生活方式。部分人长时间无法适应角色和生活状态的骤然改变,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烦躁、焦虑、价值感缺失、易与家人发生冲突、与社会生活疏远等。情况较为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胸闷、心慌等躯体症状。
迟淑梅表示,应对退休综合征,首先要让生活重新规律起来,尽快建立、适应新的生活节奏;主动接触新事物,找寻自己的快乐时光,扩大朋友圈;积极学习,更新知识,促进大脑使用。如果有一技之长,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让自己找到精神寄托。在这个过程中,家人特别是子女,要给与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帮助找寻业余爱好,尽快适应退休生活。
“临近退休的朋友,可以试着和子女一起给退休生活做一个长期规划,会让自己更容易接受社会角色变化,减少失落感和孤独感。”迟淑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