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4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家厨房大家享 自家事情自己干
临安湍口镇探索“红邻共享厨房”
本报讯(记者 包勇)在偏远山区老年人群相对集中区块,挑选一处村集体闲置用房或改造农户家用厨房,让小厨房变成“大家享”。当前,杭州市临安区湍口镇探索的“红邻共享厨房”模式,主要用于破解老年人就餐难问题。
湍口镇古礼川村,地形狭长,全村36户农户几乎都是单门独户地散居在330国道的两侧。11月21日中午,老人们或坐着轮椅,或拄着拐杖,在志愿者的陪同下,来到66岁方志福家门前的院子里,用方言聊起了天。
今年3月,方志福夫妇家成为“红邻共享厨房”,解决3个自然村里19位老年人午餐问题。“年纪最大95岁,喜欢吃红烧肉。”童美秀说,烧菜要考虑老人的牙口和营养问题,每天菜品都会留样。
在18公里之外的塘秀村“红邻共享厨房”,120平方米的场地租金400元,发挥村老年协会、老干部、老党员作用,引导老年人自主管理。老年人日益成为服务的参与主体。
今年80岁的葛水林,是村里老年互助会会长,他将到“红邻共享厨房”吃饭的30多位老人分成了三个组。内务组以六七十岁的男性老人为主,负责种菜,为食堂提供食材。内勤组,则是以六七十岁的女性老人为主,负责洗菜、洗碗等工作。娱乐组,主要是八九十岁老年人,可以唱唱歌、理理发。
目前,湍口镇共有“红邻共享厨房”7个,收到捐款1.9万余元,大米、油等物资800余件。通过杭州慈善总会帮一点、镇里贴一点、村集体担一点、乡邻捐一点、个人出一点,打通了偏远山区老年人助餐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