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老年报

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9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听力下降未必是衰退所致

耳鸣是听神经瘤最常见症状

  本报讯(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方序 许紫莹)最近,年已六旬的刘大姐到医院复查,感谢医生治好了她的“耳背”。

  一年前,刘大姐感觉右耳听不清,起初,她认为年纪大了,有些耳背是正常现象。可随着听力下降越来越严重,刘大姐的家人觉得可能不是简单的耳背,于是带她到当地医院检查。头颅CT扫描发现,刘大姐右侧大脑深处居然长出一个肿瘤。

  随后,一家人来到浙大二院神经外科就诊。进一步检查明确,老人脑中确有一个肿瘤,体积偏大,且主管平衡功能的小脑和“生命中枢”脑干都已被挤压变形,核磁共振报告诊断为“听神经瘤”。

  该院王勇杰副主任医师表示,听神经瘤是从神经的包膜上长出,是小脑和脑干夹角区域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专业名称为前庭神经鞘瘤。其主要症状跟平衡和听力有关,最常见的症状是耳鸣,时间长了会开始慢慢出现听力下降。

  刘大姐回忆,自己确实有过很长时间耳鸣,但一直没引起重视。

  王勇杰表示,手术可能会引起面瘫,因为面神经跟肿瘤粘连在一起,肿瘤越大,神经就被压迫得越薄,术中就越容易受到损伤。如果用传统手术方式来切除肿瘤,术后病人会有比较长时间的头晕、恶心,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小脑损伤。经过科室专家共同讨论,建议患者选择另外一种手术方式——经“迷路”入路。

  医生解释,内耳也被称为“迷路”,从耳朵后面把骨头磨除,以暴露肿瘤,这种方法就叫经“迷路”入路。这一做法的好处是,一方面不用牵拉小脑就可以切除肿瘤,另一方面肿瘤突入骨头的部分也能完整暴露出来。同时,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也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和保护面神经。

  在充分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评估后,王勇杰为刘大姐进行了手术。

  浙大二院神经外科主任陈高表示,听神经瘤占颅内肿瘤的8%至10%。由于这个区域手术空间狭小,密布三叉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外展神经、后组颅神经等一系列有着重要功能的颅神经,以及小脑上动脉、前下动脉、后下动脉和各种穿支血管,同时,肿瘤还会沿着神经一起穿入内听道中,增加了手术难度。因此,手术前,仔细阅读患者影像资料和听力测试结果,结合病情进行个性化分析,才能选择更为适合的手术方式。

  医生提醒,中老年朋友如果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务必引起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