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007版:浙里养 上一篇 下一篇
漫漫“追梦”路
又到高考录取发榜季 ,不禁想起了我的那份录取通知书。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五十年,但现在回想起来,仿佛还在眼前。
1977年冬,恢复高考的喜讯传来时,我正在本村的“带帽初中”做民办教师。于是“临时抱佛脚”,我翻出了丢下三年多的高中教材,一边教书,一遍复习。通过了第一轮的初试,参加了第二轮的复试,终于盼来了能够改变人生命运的录取通知书。可谁知造化弄人,我报考的是理科的杭州大学数学系、浙江师范学院数学系,却被录取在文科的建德师范学校的中文专业。
我心中曾有两个梦想。读高中时,教我们数学的郭海萍老师,她讲课逻辑性强,善于启发诱导,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当时我的梦想之一就是当一个像郭老师那样的高中数学老师。教我们英语的是徐顺崧老师。我们当时初中没有学过英语,徐老师就从“ABC”26个字母开始教起。他那字正腔圆的朗读和流利飘逸的书写,一下子就激发了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曾经痴痴地想,我以后一定要学好英语,做一个英语翻译。
数学教师梦破灭,英语翻译梦亦破灭,岂不憾哉?但鉴于当时的家庭经济窘况,我还是选择了就读。毕竟这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当年全村几十个考生,我是唯一收到录取通知书的。
为了追梦,我走上了漫长的自学之路。工作之余,我买了收音机,收听英语初级班,自学许国璋、新概念英语教材。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创办后,我先读英语单科,再读汉语言文学专科。
聊以自慰的是,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我两个梦想都有半个实现。做不成英语翻译,但我教过初中英语。1986年9月到1992年6月,我是瓜沥二中的专职英语教师,几乎年年带初三毕业班。担任过瓜沥区英语教研大组组长。做不成数学老师,却做了高中语文教师。从1995年8月调入萧山八中后,一直奋战在高中语文教学的第一线……
我想告诉年轻的学子们:作为社会之一员,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沉甸甸的责任。于家而言,有振兴家族之重望。于国而言,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只有勤奋,才能担负起自己肩上的责任。
赵成法